按照榆林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部署,年榆林市科技局与榆林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出台《榆林市科技特派员进村帮扶开展科技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年)》,引导科技特派员(含“三区人才”)深入各贫困村开展科技创业与技术服务,-年,分别下派科技特派员名、名、名、名,其中针对年计划退出的个贫困村下派市级特派员(含“三区人才”)名,针对年计划退出的个贫困村下派市级科技特派员(含“三区人才”)名,实现了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充分发挥了科技人才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多措并举,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了解摸底、明确服务工作思路。派驻科技人员与受援单位(贫困户)紧密结合,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贫困户生产经营情况,从服务对象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科学分析、论证,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升科学经营理念;交流学习、开展咨询培训工作。通过远程咨询、现场指导、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面向服务对象展开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销售服务和培训,提升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技术水平。其中,年、年先后两次,组织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和帮扶贫困户、扶贫乡镇负责人等共60多人,赴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学习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模式,培育一批懂技术、懂市场的农业科技骨干和农村创业能手,为科技扶贫、乡村振兴提供充裕的人才支撑;示范引导、试验推广良种良法。引进新品种个、推广示范新技术项,引进推广了羊子良种繁育、畜禽健康养殖、果业提质增效、设施蔬菜、玉米膜际栽培、旱作节水农业等一批成熟先进、简便实用、扶贫效果显现快的先进实用技术。
开拓创新,探索科技服务模式
多年来,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采取领办园区、技术承包、创办企业和无偿服务等方法,不断创新与探索科技扶贫服务新模式,有一大批科技特派员立足特派员基地和贫困村创办科技服务实体,在工作中探索形成科技人员+农业企业+星创天地等五种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服务模式,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其中,佳县东方红食品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打造农业众创空间,通过扩规模、提质量、补短板,构建创业孵化、创业培训、科技示范、公共服务、文化品牌创意、人才支撑、扶贫机制7个子平台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公司+星创天地、基地+农户模式,夯实创业基础,以创新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带动农户脱贫致富,该公司与佳县朱官寨镇杜家峁等4村户(其中贫困户55户)合作建设种植基地亩,并与基地农户签订保护价种植收购合同,每亩补助种植户元,每年对基地农民进行科学化、标准化、有机化种植管理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单位面积小杂粮产业的经济效益。
定点帮扶,开展科技扶贫结对
选派榆林市农科院、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市林科所、榆林学院等高校院所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与8个贫困县区对接,建设一批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构建“一县一高校”、“一县一院所”合作机制。将地方高校院所作为项目、人才、技术等科技要素的主要承接平台,服务贫困村、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培训贫困户、技术明白人,应用推广摆脱贫困急需的适用“技术成果包”,保障农村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发挥了高校院所在农技推广、产业示范和创业孵化作用。在每个贫困县区建成1-2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基本模式是“科研院所+贫困县+基地”,帮助贫困县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截止目前,已建成核桃、苹果、山药、油用牡丹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2个,法人特派员开展技术帮扶带动贫困户户。
加强培训,推广科技扶贫技术
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榆林市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村,举办“点菜式”培训讲座,将以往培训“专家讲什么农民学什么”变为“农民要学什么专家就讲什么”,把主动权交给农民,推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跟踪服务”的农技服务新模式。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同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四年来,累计在马铃薯及玉米的春播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养羊技术培训、渗水地膜谷子穴播技术、绿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羊常见病防治技术、桑树栽培实用技术、山地苹果秋季管理、苹果采收后果园管理、羊养殖中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控等方面举办技术培训场次,技术培训涉及贫困人口1.66万人次。
示范引导,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依托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了解摸底、明确服务工作思路。派驻科技人员与受援单位(贫困户)紧密结合,详细了解企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贫困户生产经营情况,从服务对象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科学分析、论证,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升科学经营理念。示范引导、试验推广良种良法。通过指导科技项目实施、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等方式,新设备,优化种植、养殖结构等提升农产品品质。
因地制宜,推进科技服务模式创新
四年来,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采取领办园区、资金入股、技术承包、返租倒包、技物结合、创办企业和无偿服务等方法,不断创新与探索科技扶贫服务新模式,在工作中探索形成了科研院所+农业企业+贫困村帮扶模式、科技人员+农业企业+星创天地帮扶模式等五种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服务模式,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
作者:王微常胜本报记者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