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人文榆林丨古诗里的榆林
TUhjnbcbe - 2025/2/17 19:09:00
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39.net/pf/a_9366502.html
                            

榆林市是历史上北阻河套、南屏乌延、东控山西、西扼甘宁的兵家必争之地,北方历代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进行过无数次战争。因之,历代一些重臣、将领和文人曾涉足于此,写下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之作。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主张“以诗正史”。笔者在大学学习文学,后来长期从事师范语文教学工作,直至退休后,接触了不少古代诗词,尤其是对涉笔榆林的古诗情有独钟,故此萌生了依据多种资料写一篇涉笔榆林的古诗,但鉴于篇幅所限只能略谈而已。

最早明显点击榆林地域的诗是西汉无名氏所作的《上郡歌》。上郡郡治肤施在今党岔、鱼河一带,秦时榆林地域即以上郡名世。该诗前有小序云“成帝时(即西汉成帝刘骜),冯野王为上郡太守……”,赞颂其“聪明贤知惠史民”的德政。

南北朝北周(一说西魏)著名文学家庾信有《拟咏怀》诗共二十七首。其中一首开篇即是“榆关音书断”,抒发戍守“榆关”,不得南归,思念故国桑梓的惆怅之情。他还有《榆溪塞行军》诗,榆溪塞即榆林塞,《汉书》载,秦岭长城蒙恬曾在此“累石为城,树榆为塞”,榆溪塞即指其时榆林一带秦汉长城。该诗抒发行军鞍马之辛劳。

隋杨广《车驾次榆林幸启民所居赋诗》,诗题中“榆林”即隋代榆林郡,范围包括陕蒙接壤区,该诗状写隋炀帝巡边及宴请部落酋长之情景。杨广还有《示从征群臣》诗,诗中“万里何所行,榆溪筑长城”,言不辞万里之远,为督查榆溪长城。

唐李益《登长城》,该诗虽仅六句三十字,却将“上郡”长城地带之形势险要、气候恶劣,天子圣明、边境安宁高度概括于诗中。

唐王维《榆林郡歌》,抒发随河西节度使途径榆林郡巡边的感慨及戍边将士的落寞心境。

唐温庭筠《碧笳曲》,诗中有“上郡隐黄云”句,该诗涉笔辽阔,状写了戍边将士思乡之心绪。

宋寇准《塞上》五言诗中有“榆塞雪未休”句,虽言边塞寒苦,但仍欲投笔从戎,博取功名。

元周伯琦《榆林驿》,诗中有“此地名榆林,自汉相传旧”点题。诗中描写“昔人多种榆,今人惟种柳”。结句“不问柳与榆,生意要悠久”,全诗五言二十八句,铺陈“但见柳青青”之景观。

榆林于明成化七年()置榆林卫,治所设榆林城,此后除榆林人士外,来榆文武官员和文人墨客颇多,题写下名诗者有王越《榆林七夕》、徐祯卿《榆塞叹》、舒昆山《游红石峡》、唐龙《秋日出塞二首》、孙重光《随扬兵游红石峡》、赵英《题红石峡》、姜爽《红石峡南溪韵》、翟銮《榆林周总兵演武》、曾铣《红石峡即事用韵》、刘焘《题榆林》、孙慎《镇榆楼赋》、马希龙《八月望日泛舟赤峡》、傅津《游红石峡》、董其昌《榆关》、郑汝璧《雄石峡》、李梦阳《秋怀》和《榆林城》等,近二十首,其中入选原《榆林市志》的有李梦阳、王越、唐龙、翟銮、刘焘、傅津等人的诗作,其中尤以唐龙的《秋日出塞二首》和刘焘的《题榆林》为人所津津乐道。此二首诗缘景抒情,用词工稳:写景者如唐龙诗中“野阔千营肃,秋高万马鸣”及刘焘诗中“城悬紫塞云常惨,地拥黄沙草不生”均凝炼、生动;抒情者如唐龙诗中“谁怜套里中州士,独向丹墀一请缨”皆以情作结,抒发杀敌报国激情,诵读之后令人印象深刻。

在清朝除文武官员、文人墨客赋诗之外,甚至巡边的康熙帝也留下感慨之作。诸如,李国瑾《榆塞长城》、杨蕴《镇北台春望》、高光祉《泛舟红石峡》、谭吉璁《榆林长至》李蔚观《秋日登镇北台》、方还《榆林》、郑居中《榆塞长城》、康熙帝《出塞》、杨富春《榆阳怀明季事》、杨江《榆溪行》和《驼山吟》、李云生《至榆林》和《榆林四首》及《登款贡城镇北台》等近三十首,其中入选原《榆林市志》者有杨蕴、高光祉、谭吉璁、胡钟鼎,张文兴、康熙帝、方还、康弘、文霈、李熙龄、曹振玉、王瑞峰、杜滋、赵珂、杨江、刘厚基、李云生、田万宝等人的诗作,从内容上看,多系景物描写,难能可贵者有“榆林八景”诗:即“芹涧春香”“西河漱月”“寒泉冬蒸”“红山夕照”“驼峰拥翠”“龙穴藏珍”“南塔凌霄”(缺“柳河秋色”),更引人注目者是康熙的《出塞》诗,首句“森森万骑历驼城”即以榆林别称“驼城”入题写巡边之声威暄赫,未二句“天下一家无内外,烽销堠罢不论兵”,抒发了各族共和、息兵罢战的襟抱,展示了康熙帝的圣明愿景。还有值得提及者从诗中亦可见榆林地理环境的变异,例如高光祉的《泛舟红石峡》结句“更怜宾从好,词赋满迥船”,当年红石峡水势颇大可泛舟,今人则不曾见此景观。另外,李鸿章作为清朝北洋大臣还写过一首《题〈图开胜迹〉》诗。《图开胜迹》是记载清朝榆林总兵刘厚基的事迹和榆林名胜风光的书。该诗借题书而论人,颂扬刘厚基擅长用兵。诗中“狐兔漫纵横”,将敌人比作“狐兔”,憎恶藐视之情溢于言表。诚然,这首诗有助于人们认定刘厚基在榆林的功绩。

总之,人们常将典范之作称为“史诗”,以上所略论数十首涉笔榆林地域的古诗既谓史诗,也是诗史,无论其艺术价值,还是认识价值,都值得今人悉心鉴赏。尤其是喜欢钻研古诗者不妨找来上述涉笔榆林的诗一读,以加深体会。

原标题:《人文榆林丨古诗里的榆林》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文榆林丨古诗里的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