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叶檀财经
文/剑平、初晓
投资一个省市,不仅要看现在,更要注重它发展的后劲!
3月9日,有这么条新闻:
科技部网站发布重要通知,支持重庆、成都、西安、济南四地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四个城市里,重庆成都形成了双城经济圈,双轮驱动,是未来发展的种子选手。
济南前两天咱们才提过,对标青岛,进出口占比低,是这次疫情中的“幸存者”。
那西安以及它代表的陕西呢?
何德何能成了新基建蓝图下的一颗新星?
看看年的那次大基建时代,武汉、郑州等城市受益良多,一下就冲上了天。
这一次的新基建,谁先赶上,谁就能先分蛋糕!
面对疫情,经济暂缓,什么方式刺激经济发展最有效?
基建!新基建!
新基建投资大,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多,一环扣一环,既可以扩大民生需求,又可以增加就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能够把这个试点机会给西安,这里自然有过人之处。
西安是老牌的工业城市,在军工、航空航天和电子产业上,一直全国领先!
17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家,全市研发经费.42亿,占了全年GDP的2.18%。
一带一路核心区,政策大力扶持,红利多多的!
18年时5个月吸收了50万人的新鲜血液,完全显露了其对人才的诱惑力。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发布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中,显示西安城市集群效应较强。
啥意思?就是西安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相对弱小的城市会聚集在它周围,强化自身的同时,也使得西安在产业等层面更加完整,相互取长补短,以西安为中心形成都市圈。
省会干得好,省自然也不差。
年,陕西将在基建上一共投入资金亿,在已公布基建投入资金省市中排名前列,可以看出,陕西很是重视基建的发展。
再者,西安作为高铁枢纽,有自己的经济圈,有较强的集群效应,大西安经济圈指日可待。
最后,我们来看看陕西年的财政收入,其中陕西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80.69%,这在全国省市中排第五位。
高高在上的税比,体现了陕西财政收入的高质量。
对于这个省,就俩字——优秀。
有优点,那必然也存在缺点。
陕西的优点,就和它的缺点,一样显眼。
首先就是整个省的经济发展。
作为内陆省份,陕西发展比起沿海省市要晚一些,也要落后一些。
看看年的GDP百强城市区域分布,陕西,稍微有那么点惨。
从图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陕西这个省总共11个城市里,有战斗力的,也就俩头部城市——省会西安和二哥榆林。
剩下9个一片灰色,全都百名开外。
这水平,别说和苏浙粤鲁四大经济强省对比了,就连河北河南福建等,它也差了一大截。
弱点极其明显,头重脚轻,发展极其不均衡。
年的时候,西安GDP.86亿,占全省比例创14年新高,高达34.2%!
11个城市一个地方就占了三分之一,也难怪叫西安省陕西市了……
而比较无语的是,年,大哥西安也不过前20,二哥榆林只是堪堪留在30-70的水平。
不跟东南沿海那些大佬比,就是比同为中西部的武汉、成都、长沙,那也是被吊起来打。
西安这个“弱省会”的形象,抹不掉呀。
其次,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产业结构。
上边拿大哥西安举的例,现在换二哥榆林来。
身为陕西省经济第二强的城市,它的存在感极其淡薄。
榆林的支柱是啥?煤炭!“煤城”榆林就是它的美称。
然而成也煤炭,败也煤炭。根据一张年榆林民营企业百强的名单,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
数据来源:文化榆林
家企业里面,93家是工业的,仔细数数,不是煤炭就是化工还有天然气!
煤城,名不虚传啊!
榆林现在这个产业结构得归咎于它自身太过充足的矿产资源-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资源方面真的是出场就满级,天选之城。
再加上98年开始国家开始搞能源基地,这不巧了么?榆林的辉煌开始了。
但是过度依赖自身的天然资源,导致的恶果就是在15年时,由于煤价持续下跌,如日中天的榆林遭遇了滑铁卢,经济增速从9%直接“腰斩”至4%,逼着它不转型也得转了。
虽然依靠旅游产业以及羊毛制品产业(全国占比75%),榆林的增速再次回到了9时代,但是这样的转型,并没有彻底完成。
这样理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陕西虽然和四川一样是头重脚轻,但是它的俩头部城市的竞争力那是远不如成都,经济总量差,产业结构单一,潜在风险贴脸,不容忽视啊。
所以,优缺点都这么显眼的陕西,到底咋样?
我们的结论是,整体不错,依然具备发展前景。
之前我们排的一个年最看好城市中,西安就高居第四,这也说明了我们的看法。
陕西为了拉来企业在陕发展,诚意满满,在税收、补贴、修建设施上都大力协助。
18年期间,短短五个月,西安常住人口流入40万!
19年上半年在全国人才需求分布最高的城市中,西安名列第13!
这些充分显示了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这两年各种全国领先的人才政策的成效。
此外,三星留在了西安,大批半导体的龙头企业也留在了西安。
西安有着强力的工业背景做支撑,积极的产业转型,还有优秀的教育资源,再加上政策的红利不断。
由一个西安,发展大西安1小时、2小时甚至3小时高铁经济圈,打造“东方孟菲斯”。
支撑起西安都市圈的同时,辐射到陕西全省,新基建的不断投入建设,人口的不断流入,必将带活整个陕西。
这个地方,充满着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