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期待已久,惊喜而来。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举办地变更为陕西省榆林市。
作为我国非遗一年一度的工作展示盛典、创新传承盛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举办地为什么是榆林?或许,这里有你要的答案!
01
为什么是榆林?
因为这里历史悠久
循着历史的脉络走来,榆林像一篇史诗,无声地记录着王朝更迭、金戈铁马、英雄豪情、过往繁荣;
它像一架桥梁,无言地连接着榆林的过去与未来,更凸显着这座古城里蕴藏的岁月故事,流淌的历史烟云,记载的风雨沧桑。
在这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古城的兴起,使得一颗塞上明珠熠熠生辉。自明代戍边名将余子俊修长城迁榆林镇开始,至今已有近年历史。
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但如今六座古楼庄重威严,结构方正,建设精巧,雕梁画栋,色彩明丽,巍然屹立于古老的青石街道上,仍在接受世人的瞻仰喟叹。
在这里,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的石峁遗址,如同一颗石火四射的流星,穿过漆黑的穹幕,照亮了中国的史前文明。
目前已发现皇城台、外城东门址等重要遗迹,其辉煌壮丽始终在中国史前史的研究与重构上书写下浓重的笔墨,令人惊叹。
在这里,匈奴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统万城,傲然屹立于毛乌素沙漠之中,历经千年风霜,始终坚守风华。
都城距今已有1年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年11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漫步榆林古城,领略“南塔北台中古城”风采;走进石峁遗址,触摸史前文明的历史文脉;深入统万城,聆听大夏文明在陕北留下的故事。从古至今,流传在榆林的人文,从来都不曾缺了那份厚重。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巍然屹立、府州古城书写岁月风华、吴堡石城千年守望……榆林,书写的是捍卫者的悲壮史诗,守望的是千年古丝路的繁华过往。
02
为什么是榆林?
因为这里风光秀美
有一种美,叫塞上明珠。榆林是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处,也是古代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不断征伐、融合的地带。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榆林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它就像一本厚厚的风景图册,每一页都见证着榆林的美轮美奂。
在这里,城东驼峰山上庙宇林立,普惠泉喷涌蒸腾,故有“驼峰拥翠千年秀,龙口涌泉万古清”的咏叹;城西柳丝垂堤,菜畦纵横,呈现“芹涧春香、西河漱月”的景观;
城北“红山夕照”的大漠风光、水秀山雄的石窟古刹、摩崖石刻,造就榆溪胜地红石峡。榆林之美,处处皆景。
在这里,被誉为“中国的波浪谷”丹霞地貌震撼绝美。层层砂岩堆叠出千沟万壑,奇美的纹路是风与水精雕细琢的痕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在于此。
无论是地平线以下的“地心丹霞”,地平线以上的“火焰丹霞”,还是依湖而立的“水上丹霞”,各个风姿绰约,大美之姿无与伦比。
刘江
在这里,平缓起伏的山梁崖峁,亿万年冲刷形成塬台沟壑,时间用尽画师所能,皴染、勾折、聚颤、破墨多重手法,不停绘制着属于陕北之北的大写意国画。
麻黄梁历经千万年岁月的磨炼、漫长的地质雕琢,用最淳朴的大自然笔法,造就了一处绝美的黄土地质遗迹与沙漠地貌景观。
钟子俊
曹维豇
榆林之美,美在既有江南之灵秀,亦有塞上之雄浑。黄河二碛波涛汹涌而过,雄伟壮观;白于山区荞麦花海缤纷多彩,造就浪漫仙境;无定河湿地秀丽温润,壮美多姿;
红碱淖坐拥鸟飞鱼跃、湖苇相映……展开这幅大自然赠予的绝美画卷,它的灵魂,它的魅力,它的风格,让人沉醉,令人赏心悦目。
03
为什么是榆林?
因为这里文化灿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榆林是多种文明、文化与民族交流的地方。豪迈、浪漫之余,榆林更是一座文化之城。
大自然的赐予,与五湖四海的融合,养成了这里的安然悠闲,也形成了榆林独特的地域文化。多元的文化,传递着历史的回声,讲述着属于这片土地长久的繁荣与文明。
在这里,“东方红,太阳升……”一首《东方红》唱响红色热土,作为抗日战争的出发地、解放战争的决策地、革命胜利的见证地,榆林可以感受红色文化,淬炼思想,荡涤灵魂;
在这里,“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唱响黄河文化,沙湖观景,大河听涛,放飞心情,能体会大自然的造化无穷。
在这里,坐落于长城脚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依托长城文化,着力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精髓,穿越历史长廊,回味一砖一瓦描绘的历史风雨;
在这里,民俗是陕北文化的见证和缩影,汇聚老物件的博物馆,记载了榆林绵长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最忆是乡愁。
在这里,每一个非遗项目的背后,都是一份技艺、一个符号、一种精神。作为黄土文化的发祥地,高亢悠扬的信天游飘过黄土高坡,荡气回肠的清涧道情飞出土窑洞;
激情四溢的大秧歌舞岀真性情,精巧绝伦的陕北剪纸名扬海内外。厚重的文化,浓郁的民俗,别样的风情,让人陶醉,令人无限神往。
塞上古郡舞长风,浩瀚沙海绘葱茏。榆林,古老的黄河,雄伟的长城,神奇的绿洲,弥漫着不朽的历史传奇;黄土文化,游牧文化,红色文化,浸润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蜿蜒绵亘的榆溪河穿城而过,带着这座城市从历史走向现代。文化之花,绚丽绽放在陕北大地。
04
为什么是榆林?
因为这里非遗精彩
榆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有古老的传统文化,又有神奇的红色文化,还有浓郁的现代文化。榆林是黄土文化的发源地,是久负盛名的陕北民间艺术之乡。
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个。
陈金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记忆,以《赶牲灵》《三十里铺》《黄河船夫曲》等为代表的陕北民歌及粗犷豪放的陕北大秧歌驰名中外。九曲黄河阵、祈雨等古老而浓郁的传统习俗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
剪纸、石雕、泥塑等种类繁多的工艺品处处闪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腰鼓、唢呐和陕北说书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渗透着地道浓郁的黄土风情,见证着榆林千年的沧桑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年以来,绥德县、横山区、神木市、定边县、榆阳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横山区还被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陕北民歌之乡”,榆阳区还被命名为“中国民歌之乡”。
榆林非遗种类类别齐全,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多项门类。
共赏多彩非遗
感受文化魅力
榆林,一个被称为“塞上江南”的现代化古城,以历史悠久的古城遗址、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举办地。以非遗为媒,赴约一场华丽璀璨的文化盛会,邂逅一次别样精彩的非遗之旅!
原标题:《人文榆林丨为什么是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