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蝶变
陕西省大力开展水土保持
有效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地处黄河中游的陕西,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陕西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淤地坝建设、坡改梯、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等,生态环境呈现出“总体改善,局部良性循环”的向好态势。目前全省黄河流域已建成淤地坝3.4万座,淤地86万亩,拦泥58亿吨,建成梯田面积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9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主色调已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由“美”变“富”!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了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杨家沟革命旧址,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赓续红色血脉等情况。
“拴牢”黄沙留住绿
陕西的黄土高原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陕西全省的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50,但土壤流失总量占到全国的1/5,省内黄河流域输沙量占到黄河流域总输沙量的60%以上。
“陕西的水土保持在全国一直举足轻重,可以说,黄河治理的根源在中游,中游的重点在陕西,陕西的关键在水土保持!”陕西省水利厅水保处副处长孙力安说。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边缘,总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4.7%。全市12个县皆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其中有10个县在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当地流传的一首信天游真实描绘了当时的场景:“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道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都是黄土山。”
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市坚持“北治沙、南治土、全域齐治水”战略,从50年代开始试验推广沟道修建淤地坝。近年来,榆林市不仅加大淤地坝建设,同时加强淤地坝安全运行管护,落实淤地坝运行管护经费、建立淤地坝长效管护机制,截至年底,榆林市已建成淤地坝座,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全国的三分之一。淤地坝发挥了拦泥淤地、滞洪减沙、改善生态环境等效益,从源头上封堵了向黄河输送泥沙的通道,缓解了黄河下游“悬河”抬升,为确保黄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块块淤成的坝地成为全市基本农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改善了榆林的生态环境,还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当初建设淤地坝,除了保黄河安澜,更是为了让当地农民吃饱饭”。榆林市水利局淤地坝建设中心主任王勇说:“过去十年九旱,山上几乎没有收成,修了淤地坝后,拦泥又收粮,群众都说坝田就是活命田、金饭碗!”
治沟固塬层林染
走进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王岗畔村,昔日的塬梁沟峁已经变成了层次有序的梯田,有的大深沟里淤积起了平坦的土地。
“近年来,我们村已累计完成坡改梯亩,营造水土保持林亩,这些工程群众主动参与投资近万元,这都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奖代补项目带来的好处。”王岗畔村村民赵志强说,项目之所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能撬动群众投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坡改梯治理上大力推广高标准宽幅旱作梯田,在提高水土保持治理水平的同时,给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中,榆阳区积极探索以奖代补新路子,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鼓动社会资本和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与传统的国家重点项目相比,节约投资约18%,可直接用于工程建设。
除了坡改梯项目,小流域治理项目同样成效显著。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薛张流域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亩。退耕还林后,通过建设基本农田,按照“山上苹果、山下蔬菜”的思路,流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比以前增加了1万多元。
延安原来境内林草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经过不断探索,延安市提出“大封禁,小治理”的治理思路,先后成功实施了无定河流域、杏子河流域、延河流域、北洛河流域、清涧河流域综合治理,许多小流域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创出了“山峁缓坡修梯田,陡坡山间种林草,沟道打坝造良田”的黄土高原水保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园区建设美乡村
“以前到了春天,沙尘天气一来,刮得大家眼睛都睁不开,现在再也没有这种天气了。”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村民张世新感慨道。
如今的南沟村,放眼望去,到处草木葱茏,绿意绵延。
近年来,南沟村通过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园,建成基本农田92.67公顷,营造水保林.80公顷,经济林67.07公倾。目前园区内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导视系统齐全,治理措施完善,被评为延安市安塞区第一个AAA级景区,成为延安市的后花园和延安人民乡村旅游的首选之地。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示范引领的思路,陕西省近年高标准规划实施水土保持示范园创建,在黄河流域建成15个国家级、27个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
“农民以土地入股,再到示范园打工,既解决了短期收入问题,还激活了土地资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脱贫致富之路。”延安市水保队队长韩宗军说。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十四五”期间,陕西省计划投资71.6亿元,新建淤地坝座、拦沙坝座,实施坡改梯.14万亩。年,陕西省启动黄河流域淤地(拦沙)坝建设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通过项目实施可拦截入黄泥沙万吨,新增坝地2.23万亩,新增梯田万亩。
陕西的明天,必定是一幅色彩斑斓的锦绣画卷!
原标题:《陕西省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有效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