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8月2日
省生态环境厅举行
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答
鹮鹮带你来盘点~
中国环境报
您好,今年上半年,我省国控断面优良比例同比上升10.8个百分点,优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请问我省围绕国控断面水质改善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高翔: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介绍。年,我省个国控断面中,Ⅲ类以上断面达到个,水环境质量达到近20年来最好水平,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考核任务。铜川市、榆林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列全国个城市第1、第2位,受到生态环境部的通报表扬,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今年,我们坚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决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长江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Ⅲ类以上断面达到个,超出国家“十四五”考核目标3个断面。渭南市、铜川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列全国个城市第4、第22位,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一是
不断加强黄河流域
国控断面水体治理
实施流域补偿,夯实属地责任,在“十三五”渭河生态补偿的基础上,将补偿范围扩展到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清涧河等河流。加快实施黄河流域县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截至目前黄河流域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中,90座已完成提标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降低了黄河流域入河污染负荷。以石川河综合治理为引领,在黄河流域探索“三水统筹”、“协同治理”,1-6月,石川河干流3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Ⅲ类,实现历史性突破。针对枯水期、汛期水质防控难点采取针对性措施,黄河支流孤山川、云岩河、仕望河、沮河等问题突出河流水质改善明显。今年上半年,黄河流域Ⅲ类以上水质断面59个,占比90.8%,同比增加12个断面,上升18.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3个,占比4.6%,同比减少1个断面,下降1.6个百分点。
二是
持续做好长江流域
优良水体保护
加强长江流域汛前预防,汛期分析处置,印发了《关于加强年汛期水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汛期污染强度管控的通知》,防止汛期污染。实施陕西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落实汉江羊尾、丹江淅川荆紫关国控断面增加锑指标管控要求。1-6月,长江流域46个国考断面优良比例%,其中Ⅰ类断面7个、Ⅱ类断面37个,Ⅲ类断面2个,Ⅰ-Ⅱ类断面占比达到95.6%。出境断面连年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Ⅱ类标准,保障了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
三是
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深化黑臭水体治理,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26个城市黑臭水体保持“长治久清”。会同7个县级市做好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坚持边排查、边整治,通过黑臭水体治理提升污水垃圾处理效能。加强城镇生活点源污染治理,持续深入开展污水管网排查治理,推进城市管网老化更新改造。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征集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总结各市区在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亲水需求。
四是
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以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为抓手,以点带面系统推进农业、工业、城乡生活污染防。我厅正在组织开展渭河、石川河、北洛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督管理,建立个入河排污口矢量化图库。
五是
加快补齐“三水统筹”短板
协调水利部门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在12条重点河湖上设置16个生态流量监测点位,上半年达到流量保障目标的达到15个。加强再生水利用,组织延安市、榆林市积极申报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国家试点城市。开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调查评估。以北洛河为试点,开展全省流域精细化管理示范工作,加快推进全省水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在以上措施推动下,我省国控断面水质全面改善,推进水环境质量不断向好,水质达到在全国32个省(市)中排名第10、黄河流域9省区中排名第2的位次。谢谢。
原标题:《聚焦发布会丨“五举措”助推我省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