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全貌。资料照片
10月10日,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该项目创造了同行业五个“全国第一”的骄人成绩:在国内首次引用“FFT+FHC”煤焦油加氢组合技术,实现了该技术首套工业化应用;在国内首次自主创新并应用原煤纯氧燃烧热解技术;两项技术一次性示范应用成功,破国内纪录;煤基芳烃生产规模国内最大;硅铁项目综合冶炼电耗国内最低。
这个榆林市重点打造的新型高端化工示范项目创造五个“全国第一”的背后,回响的是榆林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铿锵步伐。
在能化产业高端化之路上,榆林瞄准国际国内以煤化工为主的前沿水准,围绕科技创新全面布局产业项目,千方百计延伸产业链,用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今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油价暴跌等不利因素中,榆林良好的实体工业基础和高端多元的产业体系,使经济运行在复杂困难的局面下逆势增长:上半年,榆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从“一块煤”到“一匹布”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国口罩告急。2月26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公司紧急转产生产吨医用防护品急需原料聚丙烯S高熔指纺丝料。这些原料可以制成60亿只一次性防护口罩或15亿只N95口罩。
从“一块煤”到“一匹布”,榆林在跨越资源诅咒陷阱的同时,也为全国疫情防控贡献了“榆林力量”。
榆林能化基地建设20多年来,逐步构建起了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能化产业体系。但其煤化工产业仍以大宗基础化学品为主,没有下游加工,把高额的附加值拱手让人。
消耗了优质资源,承受了环境压力,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推进能化产业高端化,是榆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说:“作为资源大市,我们必须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历史任务、跨越资源诅咒陷阱的必经之路,全力推进能源化工产业向高端、多元、集群转化。”
只有走在人先,才能掌握主动,赢得市场。年召开的榆林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发出“动员令”,提出煤化工产业高端化战略,明确构建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甲醇—烯烃、煤制芳烃—乙二醇—聚酯、煤制油、氯碱、煤基高端化工六大产业链,为加快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指明方向。
甲醇、聚氯乙烯、醋酸、烯烃、乙二醇……这些高端能源化工产品名称的背后,是榆林实现全产业链突破,发展高端能化产业、改造升级传统资源型产业,全面布局和培育高新产业的“硬核”力量。
年,榆林石油和煤炭的加工业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了开采业,初级能源主宰榆林城市命运的历史正在被改写。
用资源“最小化”换取经济“最大化”
10月11日,从无定河畔的榆能集团横山煤电公司传来好消息:公司2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天,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创区域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围。该公司坚持让技术管理纵深发展,持续开展专业技术攻关,志在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公司2台百万千瓦级机组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国内首家投入运行的参数最高、容量最大的采用“三塔合一”间接空冷燃煤机组。
“烟塔、水塔、脱硫塔‘三塔合一’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节约用地、投资和用水。该技术的应用可节约用地1.7公顷,节约投资万元,每年节约用水万吨。这项技术还促成了机组当年投产当年获利。”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春晓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关键在科技创新,根本是靠科技创新人才。年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年2月,榆林市与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省市共建榆林科创新城的大幕;年底,省政府又与中国科学院携手,共建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榆林充分利用有关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用资源“最小化”换取经济“最大化”。年,榆林转化原煤1.07亿吨,煤炭转化率达23.1%,煤制油产能占到全国总产能的17.3%。目前,榆林能源化工形成了多产业耦合发展态势,以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支撑,探索出原煤—兰炭—煤焦油—高端油品、原煤—甲醇—烯烃(芳烃)—合成材料、原煤—煤液化—精细化学品等循环产业链。
把产业链上有用资源“吃干榨净”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低温费托合成和高温费托合成技术的能源化工企业。作为科技部瞪羚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已经在成品油市场深耕多年。但就是这样一家老牌企业,现在也不得不在产品、技术上走精细化、高端化路线。
该公司所产柴油、石脑油是无硫、无氮的优质清洁液体燃料,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实现精细化、高端化。“只能把‘白馒头’当作‘黑窝头’的价格卖出去,初级产品的路子无法提升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迫在眉睫。”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祝庆瑞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
要实现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创新是第一要务。该公司依托有关研发创新平台,与华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煤化工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该公司选择的是技术差异化道路。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了技术装备水平国际领先的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
“煤制油产品潜力大、拓展空间宽阔。我们将在加快对煤制油产品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高端油品为主的产业链项目,以煤间接液化低温产品为基础、以高温产品为主导,开发下游高品质蜡、高级润滑油调和以及面霜等精细化高值产品的生产。”祝庆瑞说。
把产业链上的有用资源“吃干榨净”,从而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最大化,这是榆林高端能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榆林已经构建起从矿区到园区到企业无缝对接的循环生产流程,形成从开采到转化到尾气废渣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的完整产业链,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优势最显著的地区。
榆林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对落后产能实行了升级、改造、淘汰。今年1月,榆林市火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计划对7种燃煤机组和8种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实行淘汰关停,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世界一流工艺技术水平、高效清洁的火电体系。
据统计,仅年到年三年间,榆林淘汰落后煤炭产能万吨,铁合金、电石产能32.8万吨。
榆林要现在,更要未来。目前,榆林正着力打造千亿级镁铝产业集群、千亿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和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从“一煤独大”到多元发展,榆林正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记者赵波)
凝心聚力追赶超越
榆林市新型高端化工示范项目——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项目创造了同行业五个“全国第一”;循环产业链把有用资源“吃干榨净”,用资源最小化换取经济最大化,从而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最大化……今天,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陕西,一个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陕西,正以前所未有的心态和行动,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细细盘点,三秦大地的机遇是什么,优势是什么,短板又是什么?回首春意盎然的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提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等五项要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历史方位,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局出发,对陕西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在陕西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做好新时代陕西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凝心聚力,追赶超越,正是新时代三秦儿女的使命和担当。全省上下必须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牢牢把握全省发展面临的紧迫形势和具备的良好条件,客观审视和清醒直面新时代追赶超越面临的风险挑战,不断增强新时代追赶超越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真正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真正把陕西事情办好,真正让全省人民满意。
什么是追赶超越?追赶超越,不是以生产总值论英雄,而是内涵式的追赶超越。我们必须看到,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就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凝心聚力,追赶超越,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全面落实“五项要求”,把“五个扎实”贯穿其中,拓展政策空间、提升制度张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真正把党中央关心关怀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让内涵式追赶超越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形势决定任务,行动决定成效。如果站在历史的瞭望台,我们便会看到,一部开放包容的陕西奋斗史,在中国版图的中心部位由来已久,可谓长河泱泱、风华灼灼。“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而今,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凝心聚力,追赶超越,必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切实把自身发展放到战略大局之中,善抓机遇、善强优势、善补短板,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激发潜力动能,充分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真正把战略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给陕西擘画了追赶超越宏伟蓝图,现在关键的就在干!让我们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低调务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在抓落地见实效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深度,真正迸发出“核裂变”一般的发展力量,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陕西日报评论员)
来源:陕西日报
往期回顾
监制
孙文生
审核
耿薇
原标题:《榆林:跨越资源诅咒陷阱开拓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