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细落小落实,发挥家庭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良好家风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年全国及省妇联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文明办、市网信办、榆林日报社、榆林广播电视台决定,联合开展年寻找“榆林最美家庭”暨家风家教“六进”活动。
经过各级妇联推荐、群众推荐、自荐“最美家庭”候选家庭户,现面向公众展示。我们将结合组委会评审、群众投票评选产生年“榆林最美家庭”户。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候选家庭的故事吧!
01府谷县富昌路便民服务中心河滨路社区苏云杰家庭
苏云杰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宽容,相敬和爱护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他们一家,爱国守法,道德守礼,敬业诚信,热心公益,严格按照《居民道德公约》的要求。苏云杰从事教学工作十多年,时刻铭记着自己的神圣使命,已成为府谷县幼儿园的骨干教师。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他们一家人都能热心助人,府谷县新民镇发生强烈大爆炸,他们一起参与慈善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邻居出了车祸,他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抢救。妻子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他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他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理念,教育孩子要活到老学到老,使家庭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共享学习乐趣、提高生活品味的舞台。
02府谷县赵石尧商品房付琪霞家庭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付琪霞与丈夫都在农村长大,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结婚20年来,他们风雨同舟,共同构建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他们孝敬老人,教子有方,婆媳、夫妇之间,始终注意尊重对方,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羡慕的和谐幸福之家。他们的儿子在这个和谐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熏陶下,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敬长辈,遵纪守法,除此之外,他们夫妻俩还是助人为乐的楷模,邻里关系也非常好,深得邻里的信任和尊重。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宽容善良之心,他们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真诚相待,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03府谷县庙沟门中学家属房李春华家庭
结婚二十年,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事业上互扶互持,同舟共济,两人同成为教育行业中的佼佼者;生活中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时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遇到困难互相开导,遇到磨难一起克服,遇到意见不一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从来不因生活琐事而吵架,形成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教育孩子有方,儿子听话懂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04府谷镇高石崖一村王晓乐家庭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王晓乐夫妇能吃苦耐劳,勤俭工作,勤俭持家,爱惜公共财物,为保护环境力行低碳生活:手洗服装,使用无磷洗衣粉;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空调;出行选择自行车、公交车或步行,减少出租车、私家车;分类投放垃圾,废物循环利用等等。为了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平时的淘米水能够浇花和树,保护了环境又能够清新空气。平时孩子的算术草稿本和做完的作业本的反面都能够变成二次纸张。他们始终相信勤俭节约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05府谷县清水镇枣林峁村赵仲英家庭
赵仲英是府谷县新家园电器城的一位大股东,作为一名退伍士兵,他通过养大车积攒了一部分资金,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年开始投身电器行业,“诚信经营,质量第一”这是他们的行业宗旨,通过几年的打拼,将新家园电器城打造成府谷一流的电器公司。年,他在事业处于辉煌时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他代表公司出资元,以购买白面、大米的形式慰问了清水镇的贫困户50户,受到全镇群众的一致好评。
06府谷县清水镇温家峁村赵常蝠家庭
赵常蝠家庭和睦,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子女成才。他节俭持家,乐善好施,发扬互帮互助风尚,家庭多次被评为“文明家庭”。31年来,赵常蝠牢牢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村两委班子致力于加快的发展,取得了特别突出的成绩。个人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员”的称号。
07府谷县府谷镇红花村付崖尧杨慧霞家庭
杨慧霞的母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家庭妇女,一辈子抚养了四个儿女和四个孙子,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学会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换位思考,每个人都不容易。”父亲思想开明,姊妹四个无不佩服父亲的为人,以此为榜样,做一个像父亲一样正直善良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像催化剂一样促使全家人的感情日益融洽。如今姊妹四个,夫妻双方各有工作,孩子八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一大家子。家庭的每个人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夫妻恩爱相亲,对父母尊敬孝顺,对子女关心照顾教育爱护,共同创造着这个大家庭的和睦美满。
08府谷县孤山镇岳家寨村郝美娥家庭
郝美娥,年与岳永平结婚,婚后夫妻和睦,同甘共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夫妻俩种过田,开过裁缝铺,跑过运输,直到儿子出生,生活更加忙碌。她和丈夫不甘于现状,年他们决定回村种植大棚蔬菜,在既无资金又无技术的种种困难下,他们没有放弃,坚持学习如何种植日光温室蔬菜。同年丈夫当选村委会主任,丈夫主外,经过几年的积累于年她们夫妻二人又一起创办了府谷县天漠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干事业的同时,郝美娥不忘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妯娌和睦。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不管每日在外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她总是首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儿子。年婆婆因脑梗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开始担负起伺候婆婆的责任,喂饭、洗衣、洗脸、洗脚、端屎倒尿。照顾的无微不至,被亲人和婆婆称为婆婆的“四女儿”(婆家有三个姐姐)。
09府谷县府谷镇石畔路*校巷冯金玲家庭
冯金玲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周围居民眼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近几年每逢春节到敬老院慰问看望同村五保户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让老人们感受到像子女们关怀的爱,也让老人们觉得他们没有被村里人遗弃,他们无论到哪都还是村里的一份子。八九年来自愿照顾同院的失独老人康桂全,关心弱势群体,用爱浇灌百姓心田,是同事心中的“大姐大”,居民心中为民服务的好干部。
10府谷县府谷镇盐沟社区李慧东家庭
李慧东夫妻二人勇敢承担、共同努力、同心同德战胜灾难,为三岁儿子治疗烫伤。一个家庭的幸福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是家人是否一条心;一个男人的魅力不在于长得有多帅,而是对家庭有多大的担当。在困境面前,李慧东没有退缩,勇敢地承担责任。无疑,他是有担当的男人;风再冷,不会永远不息;雾再浓,不会经久不散。在命运的黑潭中,夫妻如同天上的星星,照亮彼此。面对这场灾难,李慧东和妻子从来没有争吵抱怨,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承担、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最终拨云见雾、经历风雨迎来了彩虹,为我们树起了同心同德共渡难关的良好榜样。
11府谷县大昌汗镇后元壕自然村姬海清家庭
姬海清家庭夫妻和睦,妯娌、婆媳关系和谐,孝老爱亲,邻里友善。数十年坚持每周来回老家,无微不至的照料养父母日常生活和饮食起居。叔父无儿无女,丧失劳动能力27年,和弟弟两家共同精心照料,承担赡养义务,不怕累、不嫌脏,受到邻居的一致好评。
12府谷县新区经济适用房二期6号楼赵慧渊家庭
赵慧渊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受到的基本教育就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他一直热衷公益,乐于助人,在南京读大学期间就联合几所大学组织了“百名大学生义务家教”活动,荣获“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爱在人间志愿者协会创始人之一,协会四年多来共帮扶过14个乡镇的个特殊家庭孩子,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并多次回访,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助,捐助钱物总计16万余元。四年多来积极参加活动,捐助钱物,把协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多次被协会评为“优秀志愿者”。年3月被评为“年府州最美家庭”,年1月被评为府谷县第三届“身边好人”。教导孩子先做人,后做事,带领孩子一起做公益,受到亲戚、同事、邻里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13府谷县三道沟镇杨园则村刘米林家庭
刘米林多年来,一直孝敬公婆,教育儿女,友爱邻居,把子女们都培养成才,丈夫多年瘫痪在床,更是悉心照料毫无怨言。是子女们的好母亲,是丈夫的好妻子,老人一辈子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不仅从小教育子女们读书学习和做人做事,更是长大后教育他们感恩社会和努力工作,步入老年后,既要照顾多病的丈夫,还要帮着照顾几个年纪尚小的孙子,在老人的多年谆谆教导下,三个儿子都先后参加工作,成为国家干部,孙子更是都考取了名牌大学,更有考上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老人一辈子兢兢业业,年年都受到村*支部的表彰,受到十里八乡群众的爱戴。
14府谷县三道沟镇阳湾行*村付瑞丽家庭
付瑞丽,三道沟镇阳湾村松树峁人,中共*员,阳湾村妇联主席、村*支部委员。她与丈夫张雄伟共同经营三道沟村农村淘宝项目,同时兼顾一个广告门市。结婚以来,育有两个孩子,目前都在府谷县城读小学。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勤奋进取的夫妻二人,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15府谷县河滨路社区高宏亮家庭
在府谷镇高石崖社区一村李平平自建楼一楼住户家里,一位老年妇女一手端着碗,一手用勺子一口一口地给躺在护理床上的丈夫喂粥……这情景,对于邻居们来说,可谓是司空见惯了。其中所饱含的万般艰辛和无限心酸,只有高宏亮的妻子任玉拖心里才能知晓。他们原本是一个生活美满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高宏亮突发半边脑梗半脑溢血导致下半身肢体瘫痪,后又因瘫痪患上精神抑郁。常年的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起居完全由妻子任玉拖一人照料。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妻子任玉拖没有放弃,日夜白昼悉心照料丈夫,历尽艰辛,精心陪护,一刻不忘懈怠。然而生活给予任玉拖的更多的是磨练。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后又被确诊为脑部萎缩和前脑梗塞。4年多来,妻子任玉拖用年迈的身躯挑起家庭的重担,既要照顾自己,又要料理丈夫的日常起居。长期的辛苦劳作,任玉拖的心脏也落下了问题,但她还说“我这小毛病,不碍事,老伴比自己痛苦多了”。虽然现在丈夫神智不清,瘫痪在床,任玉拖却说“还能有机会照顾老伴,我很知足了,不论他怎样,我都会伺候他一辈子”!
16府谷县田家寨镇刘兴庄自然村苏树林家庭
因弟弟车祸去世,弟媳妇改嫁,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苏树林展开了双手,给了他们温暖。苏树林自已还有3个孩子要抚养,全家仅靠他开车跑运输维持生计,月收入也是元左右,生活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承担起照顾侄儿侄女的责任。宁可委屈自己的孩子也要尽量照顾侄儿侄女的生活起居及情绪,使两个失去父母的孩子重新获得父母之爱。现在一家七口人虽然日子过得不是那么宽裕,但生活和睦其乐融融。生活虽然简陋,但是感情丰富,家庭和睦,日子一天一天过来,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上学费用家庭负担更加重,任然坚持!虽然苏树林因家庭条件不好,文化程度底,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每当别人对他赞不绝口时,苏树林老是说一个人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一个家庭家族而活!给儿女做出榜样,给自己一个交代……
17府谷县孤山镇郝家峁自然村杜换小家庭
杜换小家庭是大千世界平凡的一个家庭。常言道:“富贵传家不足贵,道德传家最为贵”。杜换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教育子女,更多的是以身作则与言传身教。教育他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时时刻刻要求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习,踏踏实实做人。为给培养子女成才创造良好条件,他不辞劳苦赚血汗钱,一头扎进深深的煤窑挖煤。他常说:“自己这辈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就是再苦再累也不能亏欠了孩子”。当然,三个孩子也没让他失望,先后完成大学学业参加工作。他深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穷人家的娃娃要想出人头地,只有靠自己努力好好学习。他比一般人的父母都看得高、看的深、看的远。一个和谐、平安、幸福的小家,在无声处蕴藏着巨大能量。
18横山区南大街幸福巷杜修娥家庭
一个平凡的四口之家,生活中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他们认为和谐家庭就是要做到心中有爱,家庭成员彼此宽容体谅、互相体贴关心;孝敬长辈、关爱老人;其次,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和大家和睦相处。
19横山区南大街能源巷贺有宏家庭
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坦诚相待;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孙要勤俭持家,崇尚环保;在家里要孝敬长辈,爱护幼儿,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同学;和邻里相处融洽,帮助邻居安装吊灯、修水管等,得到邻里的一致好评。
20横山区仓库湾社区东苑小区李迎春家庭
今年76岁的李迎春,是横山疾控中心退休干部,家庭和睦,儿女孝顺,他和老伴长期以来生活俭朴。虽说儿女现已成家立业,但他们经常言传身教的教育子孙,不要铺张浪费,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老两口都领着退休金,看似生活条件优越,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他不仅把自己的居室绿化的美观大方,而且带动小区内居民美化庭院。他还经常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宣传活动,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会组织辖区内老年人参加棋牌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生活,也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21横山区横山镇魏墙村魏锦铸家庭
魏锦铸家庭是有着10个人的大家庭。作为一家之主,魏锦铸上孝父母,下育子弟,夫妻和睦,邻里互助,为人谦和礼让,干事雷厉风行,为家庭的发展起到模范作用;妻子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为人亲和,上敬父母,下带儿孙,任劳任怨;两个儿子,自立自强,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现在事业略有所成,工作兢兢业业,处世稳稳重重;两个儿媳,秉承其母之典范,妯娌和睦,勤俭持家,精心培育下一代;父母现儿孙满堂,衣食无忧,安享晚年,其乐融融。一家人自立自强,各尽其能,上贤下孝,一团和气,秉承了其优良的家风家训,彰显了传统的文明乡风。
22横山区南塔办事处高楼村高岗家庭
高岗,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一直以来,他们夫妻二人相亲、相敬、相爱,一直和睦相处,幸福美满,把小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条。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行,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全家人爱*爱国、诚实信用,是一个*治上信得过的家庭。高岗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工作中既勤勤恳恳,又坚持原则,积极地配合办事处和村上的工作。家中其他人也能自食其力,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在家庭。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
23横山区韩岔镇白岔村王治妮家庭
王治妮,年出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结婚至今,40多年一家人从未分开过,公公婆婆渐渐年老,她丈夫常年出门在外,由于担心老人照顾不周,夫妻俩决定一同照顾老人。她们一边打工,一边照顾老人,还要赚钱供孩子上学。为了让儿子、儿媳生活的更好,在他们下班回到家时,美味的饭菜早已准备就绪。她总是笑着说: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就没有困难。如今公公、婆婆都已是80多岁的老人,她侍奉他们尽心尽力,从未抱怨过,任劳任怨。老人总是笑着说:有好儿不如有好儿媳,王治妮就是我的好儿媳。在白岔村提起王治妮家庭大家都竖起大拇指,他们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用人间的大爱,谱写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智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
24横山区南塔办事处窑湾村谢志梅家庭
谢志梅生于横山区南塔办事处窑湾村,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结婚二十多年来她和丈夫共同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了家庭生计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奔波在山间。直到年丈夫突然生病丧失劳动能力,她扛起重担,一边照顾家里生病的丈夫,一边供两个孩子上大学。虽然生活很艰难但是她一直乐观、坚强地对待。家里老人今年73岁,身体依旧很硬朗。她淳朴、贤惠、善良,结婚时小姑子才3岁,后来婆婆去世,她对待小姑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姑生两个孩子都是她亲自照顾月子。对待外甥、侄子她更是比对待自己的孩子还要细心。年冬天,她的妯娌因为摔跤骨折,她悉心照顾六个月,现在也渐渐好起来了。谢志梅家庭生活俭朴,家里人经常说“不管家贫还是富有,只要全家人都健康幸福就够了。”她嫁到米家二十多来,她以朴素情怀,孝敬公婆,勤俭持家,团结邻里,善待他人。谢志梅家庭正是中华名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真实写照。
25横山区高镇旗峰村大梁沟组张锦兰家庭
张锦兰家庭人口比较多,家庭在和睦相处、团结一致的发展中成为美好家庭。张锦兰与丈夫柳逢开生有两儿一女,女儿早已嫁出,两个儿子已全部成家,大儿子刘强结婚后,开了一个小型修理三、四轮门市,没多久自家又买了翻斗车,收入可观,家中陆续经营水泥、楼板的生意。随后二儿成家,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没过多久家中添置了两辆私家小车,重新装修庭院,陆续买回大小装载车两台,翻车,叉车等机械七八台。全家跑外有人手,家中有人经营生意,发展到目前家中生意规模扩大。一家三辈六个劳动力,团结一致,尊老爱幼,齐心协力,是名副其实的最美家庭。
26横山区横山镇张家坬村稻底沟组周文艺家庭
周文艺是一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乡村医生,平时为人低调,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诚实的劳动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尊敬与好评。这些年来,他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常规检查,深夜急诊更是家常便饭。他妻子在平时的经营中,更是对一些经济上暂时困难的村民,主动赊欠药费给他们,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妻子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周文艺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周文艺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的领导,是他们一直坚守的信念。
27神木市尔林兔镇袁家圪堵村单凤岐家庭
66岁的单凤岐和妻子张在在,相依为伴,和睦相处,对老人孝敬有加,对子女教育有方。虽已年近七旬,但他的父母依然健在,现今已90多岁。他们老俩口不仅要照顾两位老人的起居和衣食住行,还要照看孙子、外孙。在他们的细心照料和严加管教下全家老小15口人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人本分厚道,孝老爱亲。农民的淳朴在他们家人身上都得到了印证。生活中他们勤劳节俭,吃的瓜果蔬菜都是老俩口自己亲手种的,家庭用具大多是自己利用其它器具改造而成,精致、轻巧、实用。单凤岐家庭尤其注重绿色自然,自觉地环境保护。单凤岐对待村民的大事小情比对自己的事情还要热心,一言一行得到邻里的爱戴和认可。作为*员,他的言行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被树为“标杆*员”。他的家庭被评为年度袁家圪堵村“最美家庭”和尔林兔镇“最美家庭”候选提名。同时被神木市妇联推荐为榆林市“最美绿色家庭”。
28神木市麻家塔办事处铧西经济适用房杨秋叶家庭
杨秋叶家庭是经适房小区一户普通家庭,全家12口人。丈夫叫张怀义,在国家能源集团工作,全家靠张怀义一人养活,夫妻俩虽没有创造多少物质财富,但家教有方,家庭氛围特别融洽,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夫妻俩培育出四个大学生,现在孩子们都已大学毕业并事业有成,结婚40余载,杨秋叶夫妇互敬互爱,抚育儿女,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在平时的家教中,夫妻俩始终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积极向上的理念。他们始终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经常和孩子们沟通交流,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并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29神木市麻家塔办事处李家梁村张家峁组张子彪家庭
出生于年的张子彪,年加入中国共产*,任麻家塔办事处李家梁村*支部书记,作为村书记的他一直本着带领全村致富的初衷,为村里的发展积极努力,使得村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么多年以来,不管是对集体建设,还是个人修养,他一直在提升,完善自我,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个人捐款达19万元多,多次受到县乡表彰奖励。
30神木市麻家塔办事处水磨河村贺小莉家庭
贺小莉的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活泼可爱的一孙子、孙女。在家里始终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积级向上的氛围。也坚持百善孝为先原则来要求自己。在这个家庭里,他们夫妻之间、儿子儿媳之间互敬互爱。构建和谐礼貌的家庭环境,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我们奋斗的目标!持之以恒地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31神木市水磨河小区刘璋家庭
刘璋,在教育战线和国企工作的40余年如一日,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几十年工作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妻子边翻女是一个远近闻名贤惠的好妻子,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从不给添麻烦,家中的大事小活都是一个人打着干,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多少年来把地里的庄稼作务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家务做的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儿女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邻里的赞扬。处理家庭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都全家人都情绪舒畅。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每用一分钱都要用在点子上,这样也启示了下一代的勤俭情操。
32神木市麻家塔办事处赵仓峁村二组高峰家庭
高峰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妻子既是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
33神木市店塔镇板定梁村訾平珍家庭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孝敬长辈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訾平珍家庭就是这样做的,是马家概沟村人人羡慕的“最美家庭”。年,她公公婆婆去看病,双双查出脑梗而且公公瘫痪了,从到期间她充当起了私人护理,打饭、倒水、擦身、帮小便,为了陪伴照顾好家庭的每个成员,她东奔西跑的忙碌,她没有抱怨,公公去世后坚强的她独自撑起了这个家,依然照顾有病的婆婆和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为老人操劳为孩子奔波,时刻照顾这个家的周全。也许爱就是担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一起度过,这就是这个女人的担当。生活经历使他们一家人的心贴的更近,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生活让他她感悟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訾平珍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她的努力也让他收获了幸福和温暖。
34靖边县龙洲镇龙一村方立娥家庭
方立娥与丈夫张杰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曾经丈夫张杰的前妻因直肠癌去逝,育有一儿一女,方立娥那个时候并没有结婚,但她为爱选择了当时育有两个孩子的张杰。就这样他们组建了新的家庭,当起了后妈的角色。刚开始两个孩子不接受她,但她坚持以爱来感化孩子,时刻为孩子着想,爱他们如爱自己的孩子,最终两个孩子终于叫她妈妈了。方立娥和丈夫张杰组建的家庭多年来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镇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现如今夫妻俩开了一家百货超市,生意上可以说蒸蒸日上,因为他们始终做的是良心买卖,镇里的人都喜欢和他们打交道。
35靖边县杨桥畔镇杨二村梁丙红家庭
梁丙红一家有六口人,他们一家人相处和睦,妻子常艳性情温和善良,热情好客,乐善好施,结婚二十几年来,常艳既是好妻子,又是好媳妇,她担负着家庭的重担,供子女上学,教他们如何为人处世。现在一双儿女都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都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还伺候着年迈的双亲,母亲瘫痪在床已有八年,她一日三餐,给母亲洗脸擦身,端屎倒尿,数十年如一日,从不喊苦,不喊累,一心一意的照顾着二老。他们的孝心感染着左邻右舍,乡里乡亲提起梁丙红一家都给他们竖起大拇指,他们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将孝亲敬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广大,为后人也树立下好的榜样。
36靖边县龙州乡龙二村梁畔马春花家庭
马春花与老公贺伟相处非常融洽,婚后用结婚的钱投资办起了羊子养殖厂,带动村民自产自销帮助销售。但天有不测风云,贺伟在一次干完活回家的路上骑摩托摔倒右腿粉碎性骨折,以后都干不成苦重活了,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刚刚怀孕的马春花肩上。丈夫做手术和经营养殖场都需要很多钱,马春花变卖了首饰嫁妆,加上和亲戚朋友多方筹借,始终没有放弃继续努力。每次痛苦迷茫无助的时候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告诉她“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要坚持不懈!年她创办“铭悦家庭农场”帮助村民代销各种农产品,帮助村民增收签订购销合同种植基地三千多亩;年注册龙洲村民自己的品牌“龙洲香”同时成立公司“靖边县金农农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做贡献,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37靖边县中山涧镇贺家峁村碾房渠村小组刘雪丽家庭
刘雪丽家庭是一个幸福美满、令人称羡的家庭。他们民主平等、夫妻和睦;他们尊老爱幼、教子有方;他们热心公益、邻里和睦,他们勤俭持家,保护环境。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绘就了一幅美好的家庭生活画卷,诠释了家作为爱之港湾的真谛,受到了单位同事和邻里的一致好评。
38靖边县周河镇巡检司村杨光丽家庭
这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六口之家,有善良勤劳的爸爸妈妈,还有懂事乖巧的儿女。家里始终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良好信条,坚持以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来要求自己。在这个家庭里,他们互敬互爱,相互信任,杨光丽平时忙于村委工作,为了不使其工作分心,老母亲主动承担起了全部家务。在对待长辈方面,夫妻二人平时不仅对父母亲得生活起居照顾细微,在两位老人的身心健康方面也是关怀备至,冯光军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不常在父母身边,但会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嘘寒温暖。一家人与邻居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她总是会全心全意地提供帮助,得到了邻居很高的评价。年被县妇联授予“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39靖边县小河镇小河村小河组李莉家庭
幸福的家庭都有它们相似的地方,在这个祖孙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大家互敬互爱,和陸平等,母慈子孝,称得上是农村最美的家庭。夫妻遇到事情主动商量配合,互相关心扶助,理解沟通。生活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丈夫王玉川一年四季忙于种养殖,李莉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好媳妇。李莉虽然初中毕业,但是她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家庭的影响下,儿子王伟现在是榆林二院的一名大夫。有次邻居贾建清老人独居卧病在床没法吃饭,李莉知道后每天给老人送饭,医院为老人买了药,帮助老人尽快康复。李莉家庭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孝心和责任換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了一个温暖幸福的港湾。
40靖边县东坑镇沙渠村周燕家庭
周燕6年前从宁夏嫁到陕北,丈夫的家庭条件很不好,前妻因病去世,欠下了不少外债,还留下一个12岁的男孩。一家老老小小都住在几间破房子里,丈夫外出打工,周燕在家种地,一年下来家里最基本的开销有了。就这样坚持着,如今凭借着夫妻俩的勤劳,日子越过越好。老人脸上笑容也多了,邻里们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和称赞,儿子乖巧,他们相处的很好,邻居们也羡慕的说我们相处比亲妈都亲,如今儿子也赚上钱了,不乱花一分钱,有时还给我们补贴家用,通过全家人共同的努力去年年前一家人搬进了新房。我的婆婆曾被村委评为好媳妇,周燕觉得生活没有亏待她,一切都在越来越好,爱就是要让家里人的每一个成员快乐,幸福,这个温馨幸福的六口之家,因为有爱的支撑,赢得了人生的精彩。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