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右新鲜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会和自治区*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立足呼包鄂整体发展实际,以整合优势资源为切入点,以构建跨区域战略合作机制为抓手,推动呼包鄂三市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努力将呼包鄂建设成为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经呼包鄂三市*府共同协商,达成以下十个方面共识。
一、在推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建设方面实现协同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按照“一核两翼”的总体格局,协同提升呼包鄂核心区的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围绕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生态建设、土地利用、综合交通等,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龙头、自治区全方位扩大开放的重要门户、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二、在推动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方面实现协同
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为核心,协同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区域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铁路方面,推进呼准鄂铁路全线开通,打造呼包鄂1小时快速铁路经济圈;协同推进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呼和浩特-南宁高速铁路、包头-西安客运专线(包鄂段)建设,形成呼包鄂区域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快速铁路网。
公路方面,推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直达高速公路建设和包茂高速包头至东胜高速公路扩容改造,构建呼包鄂中心城区2小时公路经济圈。
航空方面,加快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鄂尔多斯航空枢纽机场、包头国际口岸机场建设,推动呼包鄂3个干线、支线机场间协作,有序推进区域内通用通勤机场建设。呼包鄂机场加强沟通联系,在国内、国际航线开发方面形成互补。
统筹交通枢纽建设方面,加强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呼和浩特加快建设国家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包头加快建设立体交通枢纽城市。鄂尔多斯加快建设区域性交通中心城市。
公共交通方面,坚持公交优先原则,着力建设城市市区内和市区至旗县及乡村公共交通,推进三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公共交通互联互通,逐步统一三市交通智能卡,开行公交车。
三、在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协同
依托三市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优势,统筹推进呼包鄂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进大容量、多路由、高安全性干线光缆网络建设,搭建通往全国核心大城市的光纤宽带通道和出入口。
通信方面,推进三市固话并网升位、区号统一、资费同城,实现通信同城同网。
四、在推动生态示范区建设方面实现协同
协同建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规划实施贯通三地的重大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加快建设呼和浩特-包头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包头-鄂尔多斯沿黄生态绿化带工程、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黄河生态带,推进重要干线绿廊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五、在培育延伸产业链方面实现协同
围绕六大基地建设,立足三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协同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等基地,协同构建呼包鄂沿黄经济带同城化发展格局,形成科学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效应。培育、延长煤电灰铝、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生物发酵等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六、在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方面实现协同
加大优质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协同推动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形成线路互连、客源互流、产品互补的统一旅游市场,打造区域品牌,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共同建立旅游协调机制、推动旅游项目招商工作、打造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共同鼓励旅行社互送游客、开拓发展自驾旅游、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推进市场监管、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协同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七、在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上实现协同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破除行*和区域壁垒,协同促进资本、物流、人才、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努力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进行配置,为加快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带动全区发展。
八、在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实现协同协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三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医疗卫生方面,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医院合作体系,探索共建医疗机构联合体,逐步提高区域整体医疗卫生水平。协同推进医疗服务设施共建、医学检查结果互认、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等医疗服务资源和信息共建共享,推动医养结合,发展蒙中药等大健康服务业。
教育方面,协同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和相互开放,加快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实现远程互动教学一体化,扩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呼包鄂三地学校骨干教师交流学习,探索三地互设分校、分院、实习实训基地、课改试验点,开展三地学生生活体验和互动。
就业创业方面,协同建立统一来源、统一标准的就业信息数据库,实现三市业务经办统一流程,共享就业创业信息,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人才自由流动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以集聚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
社会保障服务方面,加快建立医疗保险关系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卡通”。在异地医保卡互刷的基础上,推进参保人员在区域内异地购药、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九、在推进环境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方面实现协同协同推进以水、大气、土壤和矿山环境为重点的污染综合治理,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将呼包鄂建成全区环境保护的示范区。
大气治理方面,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监管和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跨区域污染防治会商和协调处理机制、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区域大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提升区域大气污染联控能力。
流域治理方面,建立以重点流域为单元的水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共同推进水资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管理,确保流域饮用水安全。
十、在推动自治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上实现协同在相关*策落实方面,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和实行差别化*策,一是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五化”协同发展。二是协同推动呼包鄂区域加快“七网”建设,加快培育打造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力争在全区率先实现“七新”。在产业方面,促进三市产业错位布局、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协同打造产业集群,形成整体竞争优势,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当好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领头羊。三是在推动机制方面,按照自治区推动呼包鄂协同发展机构设置,加快组建成立三市相应机构,落实专门人员,推动呼包鄂协同发展工作的上下衔接和横向联系。
开放合作方面,以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为核心区,积极争取设立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满都拉口岸、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动建设面向俄蒙的经济合作区、进出口商品加工区和旅游经济合作区,将呼包鄂地区打造成为自治区“向北开放”中心和内蒙古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核心区。对外开放服务与监管方面,协同推进内蒙古电子口岸建设,形成电子口岸跨盟市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推动企业运营信息与监管系统对接,提高区域通关便利化水平。
审批制度方面,在呼包鄂率先成立*务服务综合体,逐步实现三市之间审批互认。
来源:新华网、鄂尔多斯新闻网
推广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