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上海全境解放,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松了一口气。
有一件事他牵挂已久、必须要办。
许世友叫来了九纵参谋长聂凤智,下令寻找一个女孩。
“她是谁?”,聂凤智不解地问。
许世友沉重地说:“她爸爸是我救命恩人!”
英雄战死,心系女儿
年,解放军攻下了固若金汤的济南城。
这场战斗打得既漂亮又迅速,不仅令国民党目瞪口呆,连美国媒体都称“济南失守,国民党遭受巨大打击。”
许多战士在这场攻坚战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一位烈士叫郭由鹏。
郭由鹏,年加入共产党,做地下情报工作,两年后,他调去了解放区。
新婚燕尔时,郭由鹏接到组织的安排,面对保家卫国的大家和自己的小家,他毅然地选择了前者。
临走前,妻子抱着他泪如雨下,这一走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聚了。
郭由鹏安慰妻子说,我会给你写信的,便匆匆离开了家。
谁知,这一走竟是永别。
郭由鹏从小便是个习武之人,小时候家人送他去武馆学艺,以此强身健体。
后来,他干苦力活谋生,一身“腱子肉”也越来越发达。
参军后,他凭借着身体素质好,力气大,被分配到了敢死队。
济南战役时,郭由鹏在许世友的指挥下,作战勇猛,以一敌百,“战斗力”十足。
他的表现太过“显眼”被敌人发现,敌人便把火力集中在了郭由鹏一人的身上。
郭由鹏的左臂被砍断,身中两弹,一度痛到昏死过去。
攻城这一步,敢死队是主力军,而在敢死队之中郭由鹏的战斗力是数一数二的。
眼看城门被攻破,我军部队开始进城,郭由鹏便彻底休克了。
医疗小组医院进行抢救,可他失血过多、伤势严重,早已是无力回天。
弥留之际,郭由鹏虚弱地喊着“许司令,许司令……”,一旁的看护人员怕他有重要军情要交代,便通知了许世友的秘书。
这时,许世友在处理入城后的公务,身边的秘书说:
“许司令,敢死队的郭由鹏在攻城时受伤严重,快不行了,一直叫您的名字,是否过去看一下?”
许世友立即决定:“现在就去!”
医院后,见郭由鹏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许世友既心疼又自责。
他是出了名的爱兵如子,每一个战士所受的伤他都会感同身受。
许世友强打着精神,对郭由鹏说:“小郭,你是攻城的英雄啊!你也是我许世友的救命恩人!”
郭由鹏听着司令的肯定,流下了眼泪,仿佛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临终前,他只有一件事放不下。
许世友看着郭由鹏喃喃自语,声音很小,他握着郭由鹏的手,俯下身。
“你说什么?我在听!”,许世友坚定地说。
郭由鹏拼劲最后一丝力气,紧紧地抓住许世友的手,说:“许司令,请你替我照顾我的家人,我女儿有心脏病。”
许世友听到这里,只见郭由鹏动了动嘴唇,再也说不出话了。
他眼睁睁地看着郭由鹏离开了人世,许世友站在床边,脱下帽子,向英雄默哀。
许世友哽咽地说:“上海解放后,我一定会找到你的女儿!”
原来,郭由鹏参军后一直没能休假,甚至妻子生孩子时也没能赶回去。
后来,郭由鹏的妻子寄来一封信,说自己生了一个女孩,取名娟娟,十分漂亮可爱,但医生说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从医院出来后,许世友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把寻找郭由鹏女儿当作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件大事,记在了心里。
年5月,上海全境解放,许世友松了一口气。
他心想,终于可以停下手中的工作,去办这件牵挂已久的事了。
许世友叫来了九纵参谋长聂凤智,说:“聂军长,找一下郭由鹏的家人和女儿,我要去看看!”
聂凤智还没来得及了解郭由鹏牺牲的来龙去脉,便问缘由。
许世友沉重地说:“她爸爸是我救命恩人!”
寻找遗孤,一波三折
寻找烈士遗孤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由于郭由鹏的老家在上海,许世友便想让上海的本地人帮这个忙,在上海视察海防时,见到了上海市公安局长杨帆。
晚上酒席时,许世友道出当年济南战役烈士的故事,在场的人无不触动。
杨帆在笔记本上写下了郭由鹏的名字,表示会安排此事。
许世友嘱咐说:“找到了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我说,我要亲自来看看她!”
杨帆作为公安局局长,自然没有时间亲自找人的,他找来一位自己十分信任的老部下。
此人叫钱石运,“老上海”、老警察,找人的任务交给他再合适不过了。
杨帆大致讲了郭由鹏的事,钱石运吃惊地说:“只有一个名字?再没其他的信息了?”
“嗯,牺牲时所在部队也是知道的,没有其他资料了。”,杨帆说。
连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警察都觉得任务艰巨,为郭由鹏寻找遗孤确实困难重重。
杨帆想,如果能找到郭由鹏的遗物,或许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笔记、信件,都有可能记录着他的家庭地址或是联系信息。
钱石运立即联系了华东军区,却得到了一个坏消息。
当年,许世友早就想到了这个方法,郭由鹏牺牲后,他便派人去拿回他的遗物,却没有找到。
钱石运苦思冥想,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郭由鹏牺牲后,家人与他失去了联系,肯定会去政府有关部门打听的他的下落。
钱石运便按照这个思路去行动,结果找遍了各个部门,也没有查到任何的记录。
寻孤一时没有进展,也毫无线索。
在钱石运准备放弃的时候,冥冥之中,郭由鹏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这一天,钱石运在办公室百无聊赖,随手翻阅着报纸,却发现这样一则消息。
报纸为济南战争开了纪念日专栏,上面刊登了亲历者的经历与回忆。
其中一篇,题目竟然是《悼念我的战友郭由鹏》!
“太好了!这简直是天助我也!”
原本,钱石运打算写报告结束寻孤案的,结果峰回路转,看到了事情的转机。
他立刻打起了十分的精神,联系这篇文章的作者。
二人很快见面了,这位姓林的战友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
郭由鹏是宁波人,牺牲时只有27岁。
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郭由鹏是由伯父养大,长大后在米行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郭由鹏加入了地下组织,后来因身份暴露,便加入了解放军。
郭由鹏经常和战友提起自己的妻女,十分担心女儿的病情,曾说过解放后他要第一时间赶回家,带女儿看病。
至于郭由鹏妻子叫什么名字,战友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女儿小名叫娟娟。
即使知道这些信息寻孤也是大海捞针!
这时,战友突然一拍脑门说道:“对了,我记得郭由鹏说过,妻子生完孩子后进了榆林区的纱厂工作!”
回上海后,钱石运便顺着这条线索,排查榆林区所有的纱厂。
丈夫是解放军烈士,女人独自带着生病的孩子,说出这些特征应该很好找的。
钱石运却没有查到任何消息。
寻孤的过程是漫长的,许世友还曾为此批评过扬帆。
“就让你找个人,这么久都找不到!”许世友在电话里气地拍桌子。
年9月,许世友在上海参加备战会议,见到了新上任的公安局局长黄赤波。
他顾不得初次见面的寒暄,开门见山地问:
“当年我让扬帆帮我找个人,他没有找到,如今你走马上任了,不知道能不能拾起这个‘烂摊子’?”
黄赤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跟许世友信誓旦旦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许世友看着这似曾相识的场面,不禁唉声叹气。
过了这么多年了,他还没有找到娟娟,如何跟郭由鹏交代呀!
找到女孩,抱憾终身
黄赤波立即成立了三人小组,全权负责这个案子。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户籍工作还是治安情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寻孤行动再次出发。
小组来到了郭由鹏的老家,从亲戚手中的信上得知了郭由鹏的家庭地址,根据这个地址排查到了郭由鹏的妻子,秦玉兰。
他们根据年龄姓名,来到一家服装公司。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秦玉兰早已改嫁,还跟现在的丈夫生了一个儿子!
至于娟娟,她支支吾吾地说“送人了...”
大家顾不得埋怨或指责,追问着说:“送给谁了?这可是烈士的遗孤!郭由鹏临终前托付给了许世友司令!”
秦玉兰哭着说,早在年,她就把孩子送人了,对方是一起去城隍庙的上香祈福的老太太。
至于老太太的名字、住址,秦玉兰一概不知。
专案小组只好如实上报,许世友看了报告以后气得大发雷霆,在办公室破口大骂:
“这个狠心的妈!头发长见识短!”
即便如此,许世友还是不想放弃寻找娟娟。
当年,郭由鹏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在他耳边说了最后的心愿,直到今天,许世友记忆犹新,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找到娟娟!
许世友亲自指示,寻找烈士遗孤的脚步不可停止!
黄赤波重新启动了三人专案小组,还配备了专车和司机。
这次,大家把重点放在了娟娟的先天性心脏病上,这种病很危险,是要定期服药的。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娟娟是在城隍庙被送出去的,那就说明领养娟娟的老太太就住上海,而且经常来上香。”,大家讨论着。
如此一来,医院医院,再根据娟娟的年龄筛查,说不定会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很快就有了线索!
一位护士清楚地记得,有个小女孩总是由一位老太太陪同就诊。
一开始,大家以为老太太是孩子的外婆,填写亲属时老太太犯了愁,她跟护士说孩子是从城隍庙捡的,父母一栏不知道怎么填。
大家焦急地问护士:“她们多久来一次?”
护士说:“下次取药估计一个星期以后,到时候我们一定通知你们!”
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大家高兴极了。
就这样,许世友终于找到了娟娟。
年,许世友路过上海,特意停留一天探望娟娟。
见面后,许世友高兴得喜极而泣,跟娟娟说了很多话,关心她的学习和病情。
临走时,许世友握着老太太的手说:“你做了一件好事!我替烈士谢谢你!”
故事到这里,本应该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只可惜事与愿违。
娟娟上学时发生了车祸,虽说没受什么伤,但导致心脏病发,没有抢救过来。
这件事距离许世友见娟娟仅仅隔了两个多月,上海方没忍心跟许世友汇报。
没想到,一年以后,许世友再次经过上海,买了许多礼物,准备再次探望娟娟和老太太。
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才道出实情,娟娟早在年7月就去世了。
许世友既悲痛又气愤,哽咽着质问下属,为什么不跟自己汇报,娟娟为什么没有抢救过来。
后来,许世友找到了老太太,并给予她妥善的安置。
娟娟离世大概是许世友这辈子的心结吧。
说起许世友,总有几个经典的话题围绕在他的身边。
“会打仗”、“爱喝酒”、“脾气火爆”、“孝顺”等。
通过他为烈士郭由鹏寻孤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讲义气、重情义的开国上将。
参考文献:
追忆济南战役_宋清渭
许世友_中国政府网
许世友三寻烈士遗孤_东方明
传奇将军许世友轶事_杨金安、安俊芳
猛将传奇:和尚将军许世友_凤凰网
虎将许世友轶事_毛国兴
许世友传奇二三事_佚名
许世友与警卫干事_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