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榆林市检察院召开年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榆林市人民检察院*组成员、*治部主任柴长涛主持会议。
会上,榆林市人民检察院*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文生就年榆林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依法办案稳步推进,案件质效显著提升
据了解,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各监督领域全面推进,截至10月底,全市共摸排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件,立案件,开展诉前程序件,提起诉讼39件。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共摸排案件线索94件,立案93件,开展诉前程序件,提起诉讼8件。国有财产保护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共摸排案件线索5件,立案6件,开展诉前程序14件,提起诉讼1件。其他领域共摸排案件线索件,立案件,开展诉前程序件,提起诉讼1件。其中,行*公益诉讼立案件,提出检察建议件,提起行*公益诉讼8件;民事公益诉讼立案件,发布公告95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41件。
强化履职重点突出,专项活动有力有效
据介绍,年初,市检察院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疫情防控”的专项活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排查检查了辖区内超市、药店、饭店等与百姓日常生活、食品药品安全及疫情防护密切相关的公共场所,切实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月初,组织开展了“守护转战陕北红色旧址,献礼建*周年”专项活动;4月底,组织开展了“寻访革命旧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5月份,与市残联联合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活动;6月份,部署开展了医疗机械网络销售专项监督活动;7月份,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全市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活动;9月份,组织开展了“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公益诉讼质量提升年专项活动;国庆节期间,全市部署开展了“爱国为民保食安”专项活动,;10月底,市检察院联合中共榆林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开展了公益诉讼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近日,市检察院紧扣当前消费热点,聚焦群众关切,着眼民生福祉,联合市消费者协会经前期深入座谈与充分调研,会签了《关于建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和消费者协会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作用,着力打造“检察+消协”消费维权模式,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检协合力共筑“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全年持续开展了“公益诉讼助力长城遗址保护”专项活动,为长城遗址保护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确保长城遗址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自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共接收到长城保护行*公益诉讼文物和文化遗产类案件线索63件,立案63件,共发出行*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63件。
王文生表示,下一步榆林检察机关将着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牢牢把握公益保护核心,紧密结合榆林的地域特点和办案实际,着力打造榆林“东黄河、西煤石油天然气、北长城、南红色资源、中黄土高原+民生”的公益诉讼格局,依法履职、狠抓办案,全面推进榆林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韩丽娜本报记者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