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记者杨娜)春天的绚烂起于一颗种子的苏醒,四月的三秦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站在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田园综合体米高的观景台,一块十多公顷的小型工湿地,在阳光的照射下,如镜面一般反射出耀眼的波光。远处几只水鸟(白鹭)时而在水面上飞翔,时而在水间嬉戏,灵动的自然景象与园区的游乐园、采摘园等生态文旅产业融为一体,恍惚之间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一般
然而,谁能想到,五年前这里还是一风沙荒漠草滩区。
风沙荒漠区,摇身变为鸟类休养生息的生态家园、当地村民们的致富家园、周边市民休闲娱乐后花园、农业产业示范园,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环境好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这张榆林绿色生态产业新样本,正逐步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成为外地考察团纷至沓来观摩学习的打卡地。新名片的诞生,不仅凝聚着地方*府和农户们的辛勤汗水和决心,更彰显着心怀“国之大者”金鸡滩煤矿的责任担当。
提高*治站位保障能源安全
榆阳区金鸡滩镇位于榆林城区东北27公里处毛乌素沙漠地带,个村民小组,总人口多人,其中:户籍人口人,非户籍常住人口多人,流动人口多人。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室外温度达-20°以上,当地农业以种植玉米、土豆等为主,沙蒿、禾草草原为主要植被,矿产资源丰富,这里也曾像老煤炭工业城市一样,存在“黑、脏、乱”现象,村民守着“黑金”却过着“苦”日子。“风沙扑面,沟壑纵横,一口黄沙半碗汤,天当被子地当床,风霜雪雨不停步,挑灯夜战创业忙。”这是前些年,到金鸡滩镇发展创业的外地人对这里生态环境的描述。
面对自然环境情况,作为金鸡滩镇新移民,金鸡滩煤矿刚一落地,做好了长期扎根于“第二家乡”的准备,要把最好的设备、人才、技术、管理输送到这片土地上,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因其生于斯、长于斯,情感系于斯的国企情怀,金鸡滩煤矿以“村”命名,将企业生存与国家需要、地方*府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应该说,金鸡滩煤矿的诞生,是顺应时代改革发展要求,更是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而来。
国家需要什么,国企生产什么。一直以来,我国对进口石油产品依赖程度受到*府部门和专家的重视。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全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煤炭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如何破解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以获得长远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和煤炭资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