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3日,在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直接领导下,国民*陕北保安副总指挥胡景铎率第22军第86师、新编第11旅各一部及榆林保安第9团共余人在横山起义,起义指挥所就设在波罗镇。横山起义的成功,使解放军解放了无定河以南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打乱了国民*进攻延安的反动计划。古城中至今完整保留有昔日的横山起义指挥中心。
波罗是大秧歌、信天游、窗剪纸的兴盛地,是安塞腰鼓、陕北说书的发祥地。尤其一提的是横山信天游和横山老腰鼓,横山信天游式民歌是陕北民歌的精髓。《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和《东方红》、《兰花花》及《赶性灵》等优秀民歌一样,堪称陕北民歌的经典,是几代中国人久唱不衰的一首民歌。横山老腰鼓发源于明朝中期,是汉民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原生态的打鼓技法,表现了陕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
波罗堡始建于隋朝,距今有多年的历史,因城堡西侧石壁自生巨大石佛而闻名。“波罗”梵语,是渡到或接引到彼岸的意思。明正统十年(年)建城池,万历六年(年)重修、加固成现有规模,面积约.9平方米。为沿边三十六堡之最。清顺治十年(),设波罗营、延绥中协副将自榆林移驻于波罗,辖归德、保宁、鱼河、镇川、响水、怀远、威武、常乐、双山、清平十营堡。康熙二年(),增设守备。雍正三年(),又增设州同,九年设怀远县。乾隆五十八年(),裁改参将。民国元年(),撤波罗参将、守备,设镇。此后国民*第八十六师骑兵团团部、第二十二军骑兵第六师师部,先后驻守波罗。波罗堡最繁盛时,人口逾万,店铺林立,为当时陕北军事*治要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享有“小扬州”、“小北京”的美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