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榆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榆林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十六条”措施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
一、健全管理机制(一)明确责任主体。要求建立校内为主、家校协同、分工明确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或教务处主任为分管责任人,年级主任、学科组长、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具体责任人,学校家委会成员积极参与。同时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延时托管、初中晚自习作业辅导管理机制。二、优化统筹流程(二)年级总量控制。要求学校教务处或年级组负责统筹各学科作业,联合各学科组根据课程方案和教学实际,合理确定一定时期内各学科作业总量和比例结构,并在每周学科作业计划中落实到位。(三)学科合理设计。要求学科组长根据课程方案和课时知识点、单元知识要点、学期知识结构,会同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具体学情科学设置作业,形成每周学科作业计划,设计每周学科作业样例。(四)班级每日会商。要求学科教师按时提交学科每周作业清单,包括每天作业内容、作业预估时长、作业要求等;要求班主任对各科作业进行汇总统筹平衡,形成每日作业清单,对作业总时长超时的,协调相关学科教师减少作业量,压缩时长,控制总量。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五)学校跟踪反馈。要求教学副校长或教务处主任牵头每周对各年级、各学科、各班级作业布置情况、公示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对作业设计不合理、超量超时等情况及时调整纠正。三、提高作业质量(六)设置分层作业。要求全面建立“基础作业+拓展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