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在榆林市委、市*府和省市场监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以“六抓”为手段,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全力助推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抓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提效。第一时间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出台工作方案,实行领导包抓制度。约谈榆林城区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负责人,督导全市家药品零售门店推行价格承诺制。建立榆林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发布《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告知书》,排查冷库个、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家,库存进口冷链食品.6吨。同时,全面落实复工复产*策,上门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持,派出两支队伍进驻企业开展为期一年的纾困解难。全年减免各类检验检测费余万元。二、抓营商改革,市场主体稳中有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推进“一窗通办”服务,实现企业开办“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跑一次”。截至年底,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4.7万户,共存续市场主体28.9万户,全市市场主体保有量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注册商标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件、件,有效发明总量件,居全省第4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件。三、抓监管执法,市场秩序持续向好。印发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实施办法》《年度“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34个抽查任务已完成。年度企业年报率95.97%,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92家。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家,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份;受理投诉举报件,办结件。清理规范家转供电主体,退还终端用户万元。全系统全年立案起,结案起,罚没款多万元。四、抓食药安全,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印发《榆林市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食品安全“三大提升行动”。抽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次,完成率.40%,不合格率为1.95%。下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经营主体改正通知书份,责令整改家,查处案件60起,约谈责任人83人次,移送公安机关6起。对家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全年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件,挽回经济损失约万元。五、抓技术支撑,质量基础更加牢固。印发《榆林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年行动计划》《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全年检定计量器具27.4万台件。发布省级地方标准1项、市级地方标准6项、团体标准1项,完成网上标准信息公示家、公示标准项。制定《榆林市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年版)》,配合省局抽检危险化学品、车用汽柴油等产品批次,市级抽检农资、水泥等产品61批次,推动工业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六、抓*建引领,队伍建设得到强化。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员干部“双考双评双报到”活动;组织干部职工主动参与扶贫助困、抗击疫情捐款10多万元,完成了四个贫困村的扶贫帮困任务,获得了村民们的称赞。开展红色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展和反腐题材影片。举办庆七一篮球比赛、“唱响主旋律、颂歌献国庆”歌咏比赛、公文写作和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供稿:高马阳编辑:陈元元审核:李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