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榆林市召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宏革,榆林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树平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马宏革表示,今年以来,榆林市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招投标领域有关情况,进一步规范了招投标市场秩序。招标中介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是招投标活动中的两个重要市场主体,当前招标代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评标专家不公正、不专业,导致部分项目中标结果不符合实际需求,或者实施效果不佳,导致招投标制度竞争择优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落实监督管理职责,不断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加强评标专家管理,确保招投标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一、建立中介服务信用评价监管机制
为治理中介乱象,有效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年9月底,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招投标中介市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了“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服务平台”,配套出台了管理办法、评价规则、负面清单等规章制度,并于近期根据平台使用情况和市场反馈意见,对相关制度规则进行优化调整。目前已累计入驻中介代理机构家(其中市外企业家),全部纳入中介服务平台动态考核,实行信用分级分类评价和负面行为扣分降级管理。
一是实施信用分级分类评价。依据中介机构的奖励、负面行为记录,以及委托人对中介机构的满意度评价等信息,对中介机构进行综合信用评价定级。综合信用评价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好”为四颗星以上、“中”为三颗星以上、“差”为三颗星以下,初始值是四颗星,评价结果在服务平台上对外公示。目前,评价达到四星的有家、三星半有5家,1家评价两颗星的已被清除,全部达到中级评价。
二是实施差异化监管。全面推行负面行为扣分降级管理,目前通过扣分处理的中介机构共49家55条次,其中陕西帝润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靖边县双永路绿化工程项目违规开展招标代理活动,被扣40分清退出平台;泰宇建筑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榆林市恒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华睿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榆林联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圣弘建设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违规开展招标代理活动,被分别扣10分限制3个月直选方式。
三是加大检查通报力度。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大标后监督检查力度,实行招投标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年,市发改委会同市住建、财政、审计等部门对37家招标代理机构开展多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并对存在问题的9家代理机构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对27家代理机构进行集中约谈警示提醒。近期,对造价咨询和招标代理中介机构的新一轮双随机抽查检查已经开始,随机抽查的33家待检企业已完成自查任务。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适时对部分代理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通报,今年上半年通过中介机构服务平台,集中对违反交易现场管理制度的5家代理机构和违反疫情管控政策不见面开标规定的5家代理机构予以公开通报。通过中介服务平台信用评价管理,中介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公开透明、良性竞争愈加凸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二、加大评标专家动态监管力度
一是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市发改委立案调查定边县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N5标段问题线索,对李某飞、高某莉、魏某、安某宁等4名专家评委涉嫌未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评标的违法行为,作出禁止6个月内参加依法招标项目的行政处罚决定,并依法公告进行全市范围内通报,同时上报省级专家库行业主管部门。今年以来,市发改委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行为,重点对评标专家事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