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
TUhjnbcbe - 2025/4/1 9:29:00

6月25日,榆林市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榆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史克兢,榆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柴长涛,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宣教处处长、法官培训中心主任艾晖,榆林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小健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发布会由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冯驿主持。

艾晖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榆林中院高位统筹、稳步推进,在市委和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对标中央和省委工作要求,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实心、出实招、发实力、见实效,努力实现问题导向、民意导向和效果导向的统一。

华商报了解,围绕群众所想、企业所需、基层所盼,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察民情访民意,面向社会发放电子调查问卷,邀请各界代表先后召开5场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51条,广泛听取群众呼声,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解决问题的“履职清单”。在切实摸清群众诉求的基础上,结合法院职能,榆林市法院共出台诉讼服务、审判和执行三大类项司法便民利民举措,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件,树立法院队伍良好形象。

优化诉讼服务。全面推广“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将诉前调解诉调对接、诉前保全、诉前鉴定、立案、送达等服务功能整合于诉讼服务中心,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事物全办清”。创新“网上办、指尖办”做法,充分利用“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热线和诉讼服务网,切实解决查询案件难的问题,让群众感受指尖上的便利。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繁简分流”,全市法院共网上立案件,跨域立案件,以速裁方式结案件,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积极与市妇联、交通、金融等行业对接,同时聘请人民调解员入驻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全市法院共计调解案件件,做到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

严格审限管理。出台《关于加强审判执行时间管理提高办案效率的实施意见》,加强审限变更的实质性审批管理,紧盯审理时限,全面严格审限管理,案件平均审理时间44.43天,比去年同期缩短27.14天,下降37.92%。积极清理全市法院长期未结诉讼案件,夯实基层法院一把手责任,市中院每月对长期未结诉讼案件进行专项通报,督促按时完成,下降幅度明显,切实解决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低、办案周期长的问题。探索对送达、扫描上传等辅助性事务实行集约化管理或引入外包模式,将交通肇事、建设施工等案件鉴定工作置于诉前,腾出“审限”,缩短办案用时。

强化执行措施。为切实提高执行质效和群众满意度,榆林中院一次性出台《关于开展“三秦飓风·”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等7个专项活动文件和金融案件办理规则等6个指导性文件,在全市两级法院开展集中清理“两终”案件、集中治理执行案件暂存款、“涉民生、涉小标的、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等系列专项执行活动,推进执行繁简分流和团队化办案模式,快速受理、快速查控、快速划拨、快速兑付有财产、标的小的案件。神木法院自主研发“执行集约管理服务平台”,唤醒大批沉睡“僵尸”执行案,实现“两终”案件动态化监管。全市法院共计办理执行案件件,执行标的额15.8亿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法治引擎。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市法院开展“学习马锡五审判方式汲取红色司法力量”活动,通过“百场庭审进基层”“百案调解”“百项便民小举措”“百场庭审直播”等,子洲法院建立案件回访制度、裴家湾法庭开设“午间法庭”“假日法庭”等,进一步完善巡回审判工作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司法公开机制,真正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结合审执工作和“双报到”机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举行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送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营造全民知法、守法、尊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华商报杨虎元编辑常娜

作者/来源:二三里资讯榆林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