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意外的精彩远足之陕北榆林 [复制链接]

1#

回想年的旅游,海南,绕岛走了一圈;银川,塞上景色让我惊叹;南通,感觉有点陌生;如皋,文化更加集聚;重庆,很是休闲魔幻。最让我意外的却是陕北——榆林!很醇厚的旅游资源、很用心的精心治理,很棒!

年8月,我飞到了陕北地级城市——榆林。榆林,与我年去过的甘肃武威(古凉州)一样,旅游资源被低估了太多。

榆林,东依驼山,西临榆溪,南控乌延,北瞰燕塞,襟山带水,龙腾虎踞,九边雄镇,三秦锁钥。

漫步在这个陕北城市,静静地品味子洲抿节、清涧煎饼、清炖横断山脉羊肉,细嚼干炉、欣赏米脂婆姨……。榆林,很值得小住!

上图概括了榆林市内的著名景区:非常典型的“串”状分布!

榆林的旅游围绕“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为核心铺开。南塔是指城南的凌霄塔;北台是指城北的镇北台。古城内部六坐骑楼,融商业、民居在一起,形成古城里的中轴线。

榆林古城的旅游围绕“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为核心铺开。

01南塔——凌霄塔

我赶过去的时候,恰好是雨后:空气湿润、砖路微滑,高塔大门紧锁,四周无人。

资料显示:凌霄塔始建于明代。这里距离古街(南大街)不远,可以和古街一起步行浏览,乘坐公交车(1元)可以到达这里。

塔基建在高台之上,比周围略高,加上塔身高耸;所以,身处这里可以远眺市内。这座塔本身故事多多,可惜我未能登上去细细观看。

02北台——镇北台。

镇北台建于年,台为正方形,四层,外砌砖石,内筑夯土,底大顶小,逐层收进,总占地近平方米。

交通:镇北台尽管与南凌霄塔、中古城从地图上串成一个轴线,但实际上它位于城北5公里处的红山顶上。从市里可以坐公交车过去,地图导航:从镇北台公交站步行三百米就到景点,实际却是两三个三百米的距离??!

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此处历史,如同其记载的故人、古人,沧桑、孤寂、悠远,驾驶着越野汽车的我们临摹不出那时的古道西风、金戈铁马!

明将刘敏宽赋诗:

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

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

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

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莨苑偎。

因为初到此地,了解不多,只能读诗幻想这里曾经的风貌,对诗本身不能评价。但能感觉戍边将领胸襟宽阔、天下己任的气魄!

“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记录了当时和平时期,镇北台款贡城郭与域外种族的通关盛景。

镇北台长城博物馆,比较系统地记录了这个关隘的情况。

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冷兵器年代,一夫守关、万夫莫开!

镇北台,如同西部、西北许多狼烟古迹一样,向后世渲染着代代千古良将悲壮戍边、马革裹尸的可歌可泣!

榆林老街!——六楼骑街

03六骑楼之一(自南向北):文昌阁。

文昌阁,俗称“四方台”,位于古城步行街最南端,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九年(年),年在原址重建。

文昌阁各层自上而下分别悬挂嘉庆年间榆林举人、著名书法家叶兰所书“五星会垣”、其子叶霖所书“天下宗师”、其孙叶沅所书“文昌阁”三块匾额,祖孙三代墨宝荟萃,弥足珍贵,在当地传为佳话。

全楼为十字歇山顶重檐三滴水纯木结构。该楼总高19米左右。楼基为4座长宽约5米的石质墩台,台高1.1米,全楼底层为十字形通道。楼基共有28根巨柱支撑楼体,其中有4根通天大柱竖于内侧,贯通全楼上下,气势十分宏伟。

二层楼上为文昌殿,三层楼为魁星楼。

文昌阁看点——1.木柱为骨、纯木构建;2.儒家风范、天下宗师;3.叶氏三代传承,令人艳羡!

04六骑楼之二:万佛楼。

万佛楼看点——1.个人对宗教中佛教的不排外、能包容的舍己教义比较欣赏;2.该楼建筑比较有特点,像个没有帽翅的宽边帽子??;3.“皆空”和“无为”于短暂的人生而言都有劝诫意义!

万佛楼,居正中,楼高三层,是乾隆三十五年()高宗弘历为其母庆寿而建的。三层楼内壁上布满佛洞,每洞内供奉金佛一尊,共一万尊,故称“万佛楼”。万尊金佛乃当年高宗为其母庆祝80寿辰时,大小百官大铸金佛奉供。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不论哪种主义、教义,生命生存的意义均应倡导“我好、他也好”,利己利人。否则或流于空虚、或过于自我。

万佛楼看点——1.佛教的不排外、能包容的舍己教义令人比较欣赏;2.该楼建筑比较有特点,像个没有帽翅的宽边帽子??;3.“皆空”和“无为”于短暂的人生而言都有劝诫意义!

05六骑楼之三:星明楼。

星明楼,又名新明楼,建于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一年(年)。据《榆林府志》记载,此楼建于明代,清嘉庆、光绪诸朝,均有修葺。

星明楼造型奇巧,楼基4角为4座石台,将楼托起,通高45米,为木构十字歇山顶建筑,重檐三滴水,为3层古建筑,有4根通天柱由下直达楼顶,周有24根明柱挺立。顶以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栋,木刻人物花卉,飞檐挑角,昂首翘空,雄伟壮观。

榆林古街的夜景震撼且迷人,可惜我体力不支,网宕了几张补充进来。

星明楼看点——1.佛教的不排外、能包容的舍己教义值得欣赏;2.该楼建筑与文昌阁相似,全楼卯结,古代建筑精益求精、品相庄严、工艺考究坚实。

06六骑楼之四:钟楼。

钟楼,位于榆林城内大街中心,为仿西洋式建筑。民国时地方绅士为井岳秀祝寿时倡议建“井公祠”,初名“长春楼”,后改为榆林钟楼。

钟楼基台共有3层,总高24米,南北长20米,东西宽14,8米。基台有4个砖拱洞,为通街洞道。榆林钟楼二、三层内为大梁框架,外用水磨青砖包砌,东面有桥可上二层,二层有门洞进入三层,三层顶端中央建木重檐八角亭,旧时悬大钟报时。

钟楼看点——1.中西合璧建筑特点,与各地传统意义的钟楼迥异;2.南控乌延、北邻雁塞渲染了榆林的要塞意义,冲淡了始建时对地方官的恭维。

07六骑楼之五:凯歌楼。

凯歌楼为榆林诸楼之冠。楼台高八公尺,台下有由南到北的劵洞。楼上建有二层木质大楼,四角各有钟鼓楼一个——感觉像将军肩部的荣誉配饰!

凯歌楼为三拓榆阳城中城的南门,原名怀德门——民俗这个牌匾下有“古怀德门“。建于明宏治五年。正德十三年(年)明武宗幸游榆林曾驻华此楼改名为太乙神宫。正德十六年(年),更名凯歌楼。

凯歌楼与其他五座骑楼的结构差异之一是,它的楼下只有单一南北通道,而不是十字交叉通道。

凯歌楼看点——1.御敌胜利,凯旋高歌!畅快;2.四角钟声警示设置科学冷静,居安思危。

08六骑楼之六:鼓楼。

关于榆林鼓楼的介绍很少,我去的那天也没有开放登楼——实际上,六楼中,我仅登上了万佛楼,那天也只有万佛楼开放其他五楼一塔都是锁闭。

鼓楼的通道仅能行人可以走过,经过此处机动车、非机动车都需要环绕通过。此处,看点没有捕捉到??,到此一游而已。

榆林籍爱国港商胡星元功德牌坊。

09榆林古街之牌楼。

充斥现代气息的仿古牌楼,在榆林古街里穿插在几个骑楼中,感觉衔接了历史、体现了城市独有的创意。——为官一任有所为!

“漫步驼城”,其背面为“榆阳揽胜”。

“大漠藏珍”,其背面字为“时值金都”!

“*通人和”,其背面为“国泰民安”。

“闻名华夏”,其背面为“驼城大观”。

古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民巷,巷子口的介绍类似帝都的南锣鼓巷。可惜,无论是这里的民居还是米脂的窑洞古城都有人居住,不能实地参观。吕二师巷,除了这里的吕家出了名士,更著名的是毛主席的墨宝吧。

据称,当年有个大公报记者住在这里,常与主席通信,于是主席信封的手写地址就借用成了“牌匾”。哈哈,不知道这算不算侵权???

10.榆林卫城

榆林卫城指的不是一方地方,而是一圈巍峨高耸的城墙,从镇远门开始。镇远门背靠的是南门。第一天的旅游,我痴痴跟着地图,找榆林卫城找到了这里,发现被误导了。南门,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地名,而不是一扇门。

高大的新乐门。

钟楼下巷的三孔门——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设计。卫城的城墙很高,据说由于戍边需要,当年被允许超过北京城墙的高度。

11.红石峡。

距离镇北台约两公里的西侧,是榆溪河流的冲击奇景,红石峡——长约米,峻峭壁立!

险。路很窄,有的地方会擦破胳膊、碰到脑门。

河两侧,有这种供着佛像的洞窟。路,到了这里没有,必须钻洞穿行。

体型略魁梧,通过就吃力了。

一连串的游客从洞里钻出,有点探险的意思。

峭壁上的壁刻是这里的风景之一,我感觉如果有导游可能更有详细诠释。

这是另外一侧,不知道为什么把安全索护住了峭壁,深壑一侧无遮无挡。该不是怕游客的身体碰坏峭壁吧?

榆林走过,心里充实了很多,在脑子里的地图上又点亮了一个认识盲点。

小结榆林旅游:古城里的一条古街、六座骑楼串起南北,通过“南门“辐射凌霄塔,借助北望衔接镇北台、红石峡;

南塔北台、卫城古街、骑楼民巷,榆林将历史和现实、时间和空间,呈现地浑然一体!

12.米脂之行宫篇。

米脂,原不在我的行程计划,但看到去往米脂那么方便,而我又对米脂的神秘向往已久,所以专门拿出一天成就米脂一行。

乘坐这种久违了的绿皮火车,花4元钱就来到了李自成的故地、婆姨大名鼎鼎的陕北米脂。列车顶部的电扇懒洋洋地吹着,车厢里一点也不拥挤,列车长走过场似的高喊着“戴上口罩”,但整个车厢也就我们几个人执行。这里的疫情很轻微,人们基本都不在乎。米脂的车站在修缮,尚未开启使用。感觉很气派啊!

李自成行宫坐落于米脂县城盘龙山巅,是米脂的代表景点。

拾阶而上,台阶险陡,下来时我手脚并用,小腿发软。

立马横刀,闯王气势!

建筑基本仿照京城皇宫特点,设立了玉皇阁、启祥殿、二天门等。除了李自成的事迹,还有“米脂婆姨”,介绍了米脂的杰出女性。

捧圣楼是当年李自成滴血祭天、盟天发誓的地方。

13.米脂之窑洞古城篇。

从李自成行宫走出去不远,就能看到这个门洞,上书“柔远”!门洞后面就是网传的米脂窑洞古城。

窑洞古城其实就是一片这样的民居,有些非常残破,有些尚可,但基本上都住着人。我问路边的人看不到窑洞啊?他告诉我,窑洞都在人家院子里,你怎么进去看啊!……

随机拍了几张照片,我就撤离了。

据网上攻略说,专门看窑洞要包车走出二三十公里左右。考虑到自己一个人行动不便,且以前看过兴趣不大,也就罢了。

陈北高原的太阳直接到头顶,火辣辣滴,受不了。

14.食与行。

榆林的饮食偏于面食,且荞麦、莜面不少,横断山的羊肉尤其好吃。我们北方人大多比较容易接受!

下面说一下出行!

天津——榆林,我买的往返机票仅元,加上机场建设费、行李托运费,也不过多元,比乘坐火车都便宜很多,而且路途飞行时间单程仅一个多小时,很轻松,一点也不累!

如果赶飞机,不用着急,榆林机场和一般高铁站规模类似,从候机到登机步行的路很短,耗时很少!不推荐搭乘机场巴士,从价格讲巴士单程25元,目的地或出发地与巴士站点之间还要再次打车,既耽误时间,还不经济。所以从机场直接滴滴打车来去榆林很经济(我是直接到酒店31元)。榆林的公交车远比想象发达很多,且基本都是1元乘车,上面提到的景点都可以到达。榆林,我看到了很多,也拍了几百张照片,但很可惜不能在一篇文章写完、写透!建议你马上出发——去陕北榆林!(我会考虑再次去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