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来自陕西,著名抗日将领,陆军中将,女婿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近代史史上涌现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将帅之才。在上世纪,就有这样一位将才,他在抗日战争中给敌人以痛击,给后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消灭倭寇的数量虽然不及薛岳,但他面对的敌人都是日本最精锐部队,其战斗的艰苦程度和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他手中有中国当时最先进的坦克部队,因此他的胜利,是中国陆军第一次运用现代化战争方式打赢的胜利,其对中国陆军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他是谁?他就是著名抗日将领,国军陆军中将杜聿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女婿也是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曾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杜致礼和杨振宁

言归正传,今天我们带大家了解下杜聿明将军,他到底有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我们首先从他少时说起。杜聿明,年出生于陕西米脂。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城市。

杜聿明

米脂古称“银州”,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中东部,无定河中游;北承榆阳区,南接绥德,东靠佳县,西邻横山、子洲。米脂素有“文化县、英雄县、美人县”之称。县域东西长59千米,南北宽47千米,总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全县辖8个镇、1个街道办、个行政村、5个社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4.54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人。米脂是榆林市能源盐化工基地。米脂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尤其是岩盐资源探明储量为1.3-1.8万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7%,天然气资源分布广泛,探明控制储量为亿立方米储量。米脂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县植被覆盖率42%。县内的高西沟水保综合治理被誉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对岔村的小流域治理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世界级治理典范,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孟岔模式”是榆林市乃至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陕西米脂

杜聿明从小就喜爱玩弄枪支,十二岁时,在表哥李鼎铭办的成家坌小学读书。在学习上得到了这位严师的指点。祖父母及当家的伯父杜良辅相继去世后,杜良奎一直在外教书,素来不问家务,杜聿明只好承担管家的重担。由于聪颖过人,很快掌握了一套经营家务、保全家业的本领。

北伐时期

年杜聿明毕业于榆林中学,与大他2岁的曹秀清结婚。原本想报考北京大学,后决定投笔从戎,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讨伐陈炯明战斗中初露头角,担任排长,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17军25师旅长、副师长。

蒋介石杜聿明

年以副师长身份指挥长城古北口对日战斗,激战三昼夜,歼敌余人。年春,杜聿明从中央军校高级教育班毕业。杜本应返第二十五师供职,但由于和师长关麟征相处不甚和谐,不太愿回去。徐庭瑶即向蒋介石保荐他到新成立的南京陆军交辎学校担任学员队队长,负责培训指挥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军官。10月5日授予少将军衔。

抗日战争时期

年,杜聿明受命组建国民党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年5月,首任装甲兵团团长。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年7月任第师师长。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使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受到重创,歼灭日寇余人,击毙敌旅团长,获昆仑关大捷。

昆仑关战役

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止时间为年12月-年1月11日。昆仑关战役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说法,广义的就是指桂南会战中的防守南宁、反攻南宁和宾阳作战三部分,而狭义的只是指桂南会战中的反攻南宁部分。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以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于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侵占南宁。12月4日进占昆仑关,桂南会战打响。国民政府调集四个战区五个集团军的兵力参加桂南会战,以确保桂越国际交通线的安全。第三十八集团军中央军第五军奉命主攻昆仑关,12月18日凌晨战斗开始打响。12月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歼灭第21旅团余人,21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士官死亡达85%以上,击毙敌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昆仑关战役

年,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整训,不久该兵团扩编为第师,以杜聿明为师长。长沙大火后,国民党长沙市警察局人员与防火队员,又来到湘潭城下,欲火烧湘潭城。杜聿明得知后,当面怒斥了这种惊慌失措,草菅人命的做法,随派员收缴了放火队的器械,将放火的人强行控制看管,并张贴布告,严禁放火焚烧湘潭县城,这才使湘潭城池数十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得以保全。事后,湘潭万民同声称颂,感激杜聿明与二百师的救城之恩。

杜聿明

年3月30日晚,杜命令新二十二师在斯瓦河南北两岸构筑数个梯形阵地,两侧埋伏阻击兵,阵地正面埋设地雷。新二十二师采用这种战术,运用灵活,虚虚实实,使日军捉摸不透。远征军先攻继守,用逐次抵抗战术与日军五个联队激战达十二次之多,迟滞达半月之久,敌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人员装备极大消耗的代价,达到了以少胜多,以劣制优的目的,成为抗战史上一罕见的战例。

杜聿明

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滇缅对日作战。年1月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在解放战争时期被蒋介石视为股肱,堪称救火队长,奔波于辽沈、淮海两大主战场。年10月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指挥所部进攻东北解放区。

解放战争

杜聿明

年10月18日,杜聿明被撤销昆明防守总司令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之职后,离开昆明回到重庆。同一天,就发表了任命杜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命令。杜聿明上任后第四天,蒋介石对杜当面指示,要与苏联接洽,接收东北领土主权。杜经过近十天与苏军联络,发现苏军已宣布自东北撤军,营口苏军已经离去,被东北民主联军接收。为此,杜便向蒋建议:要接收东北非用武力不能解决。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所率各部全军覆没,于现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张庄寨镇张老庄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年12月4日第一批特赦。

杜聿明被俘

晚年生活

年2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杜聿明很珍惜这种工作机会,因此,特别努力。他积极撰写文史资料,力求真实地把过去经历的事实记录下来,供史学家和后人参考。同年,他写了《淮海战役始末》、《辽沈战役概述》、《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等;年又着手写他任东北保安司令时的资料,都先后在《文史资料选辑》上发表。

杜聿明

年6月3日,杜聿明期盼已久的妻子从美国回到了北京。分别15年后再次聚首。生离死别,杜聿明感慨万千。61岁的妻子曹秀清已是两鬓斑白,但依然雍容华贵,风韵犹存。二人从此又生活在了一起。

杜聿明

杜聿明的女婿,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携夫人在年和年回国探亲讲学,收到政府的热情欢迎和接待,晚辈的到来使杜聿明感到十分宽慰。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抽出时间来接见杨振宁夫妇,都请杜聿明夫妇来作陪。

杜聿明

年,发表《纪念二·二八寄语台友》一文,呼吁在台湾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们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年5月7日,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在遗嘱中,杜仍不忘统一大业,嘱其妻率其子女为祖国现代化继续作出贡献,“盼在台湾之同学、亲友、同胞们以民族大义为重,早日促成和平统一。”回顾杜将军的一生,杜聿明虽然走过曲折的道路,但他有光荣的后半生,为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民怀念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