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贵龙探究陕北汉画像石上珍贵的题刻和纪年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李贵龙:探究陕北汉画像石上珍贵的题刻和纪年文字

◎李贵龙

陕北汉画像石中有不少纪年、榜题性文字,这些文字内容可补史载之缺,可作断代之证,可考墓主生平,可察民情风俗,更可追溯汉字演变源流,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陕北汉画像石墓的纪年文字一般刻在墓室后室口的中柱石上。因此,一般称中柱石为纪年石。纪年石的文字一般记载墓主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死亡及埋葬时间。它为画像墓葬的断代和墓主身份的确定提供了确凿的文字依据。也有在墓室横额、墓室竖石和墓门扉上刻留榜题文字的。文字内容有的同中柱石上的纪年文字,有的则刻警句式文字。

年前后出土于绥德境内的一块墓室横额,石高34厘米、宽厘米。画面外栏为祥云纹,内栏左右部为车骑出行图。内栏正中阴文铭刻“故雁门阴馆丞西河圜阳郭仲理之椁”15字,记载了墓主人姓名、籍贯、官职和任职地。

年前后,在绥德境内出土的一对汉墓门扉,石高厘米、宽48厘米,画面为朱雀、铺首、灰兕图。右门扉左边框上阴文铭刻“西河圜阳郭季妃之椁”9字,记载了墓主人的姓名、籍贯。

年绥德县城关保育小学旁王得元墓出土了高厘米、宽17厘米的纪年石,纪年石上阳刻“永元十二年四月八日王得元室宅”14字,字体类似现代黑体字,方正匀称,记载了墓主人姓名和埋葬时间。

年从绥德五里店征集到一对墓室竖石,左竖石高厘米、宽37厘米,右竖石高厘米、宽37厘米。两竖石画面为对称构图。内栏为二方连续卷云纹。下格为树下饲马图。左竖石外栏阳文刻“永元十五年三月十九日造作居”13字,右竖石外栏阳文刻“圜阳西乡榆里郭稚文万岁室宅”13字,记载了墓主人姓名、籍贯及埋葬时间。

年10月从绥德四十里铺征集到一块高厘米、宽17厘米的中柱石,上面阳文刻“徐无令乐君永元十年造作万岁吉宅”15字,记载了墓主姓名及埋葬时间。

年10月从绥德四十里铺征集到一块高厘米、宽12厘米的纪年石,阴文刻“永元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甲申西河太守掾任孝记载了墓主人的姓名、籍贯。

年10月绥德县博物馆干部李林在绥德刘家湾下乡时,了解到当地村民发现了铭刻“永建三年”等字样的画像石墓。画像石皆失散无下落,李林只在某农民家发现了一块截去一半被安置在窗台上的画像石。他多次想说服主人缴于博物馆,但主人不同意,只拓印了拓本作为资料珍存。

年5月从绥德四十里铺征集到一块高厘米、宽15厘米的纪年石,铭文阳刻“西河太守掾圜阳榆里田文成万年室延平元年十月十七日葬”25字,记载了墓主人的姓名、官职、籍贯和埋葬时间。

年从绥德四十里铺发掘出土一块高厘米、宽19厘米的纪年石,阴文铭刻“大高平令郭君夫人之室宅”11字,记载了墓主人的身份。

年3月从绥德县苏家岩乡苏家圪坨汉墓发掘出一块高厘米、宽18厘米的纪年石(图4-),铭文为阴刻“西河太守行长史事离石守长杨君孟元舍永元八年三月二十一日作”28字,记载了墓主人姓名、官职和埋葬时间。在同一墓室靠纪年石处的门槛石上阴刻“阳遂”二字。

年8月在绥德城西黄家塔M7墓发掘出两块有纪年文字的墓室横额。西耳室横额高38厘米、宽厘米。画面为祥瑞图。图右边阳文铭刻“辽东太守左宫”6字。图左边阳文铭刻“永元二年太岁在此造”9字和“巧工王子□□作”7字。东耳室横额高38厘米、宽厘米。画面为祥瑞图。

图左边阳文铭刻“辽东太守右宫”6字。文字记载了墓主人的官职和埋葬时间,但没有墓主人的姓名籍贯。也记载了工匠的名字,只可惜漫漶不清,无法辨认。

年8月在绥德县城西黄家塔M6墓发掘出土了一块高厘米、宽15厘米的纪年石,阳刻铭文“王圣序万岁室宅永元十六年十二月一日祖下”19字,记载了墓主人的姓名,埋葬的时间,墓葬的位置在“祖下”,即祖坟的下边。

年绥德县城南呜咽泉出土了一对墓室竖石,左竖石高厘米、宽42厘米,右竖石高厘米、宽42厘米。两石内栏画面为舞伎仕女图。右石外栏阳刻“帷居上宽和贵齐殷勤同恩爱述神道喜苗裔”,左石外栏阳刻“览樊姬观烈女崇礼让尊大雅贵□□富支子”,两边合起来是一幅道德规范内容的联语。

年在绥德四十里铺田鲂墓发掘出土了一块高98厘米、宽28厘米的纪年石,纪年石上部阴文铭刻“西河太守都集掾圜阳富里公乘田鲂万岁神室永元四年闰月二十六日甲午卒上郡白土五月二十九日丙申葬县北驹亭部大道东高显冢茔”竖两行57字。下面阴刻“哀贤明而不遂兮嗟痛□睢之天年吉日而下降兮荣名绝而不信精浮游而狸獐兮魂瑶而东西恐精灵而迷惑兮歌归来而自还掾兮归来无妄行卒遭毒气遇匈殃”的招魂词。纪年石记载了墓主人田鲂卒、葬的时间地点以及生前的爵位,并有为客死他乡的墓主人写的招魂词。

年在绥德中角乡白家山村汉墓出土了一块高厘米、宽20厘米的纪年石,阴文铭刻“西河圜阳张文卿永元十六年十月万岁宅”17字,接着阴文铭刻“张公之室”4字。记载了墓主人的籍贯、姓名和埋葬时间。

年从绥德县城西黄家塔汉墓群发掘出一块墓室横额,残断,残石高38厘米、宽厘米。画面分为两栏,上栏为青龙图,下栏为狩猎图。画面正中铭刻“使者持节护乌桓校尉王君威府舍”14字。用阴文刻出汉印形式的纪年文字,记载了墓主人王威生前的官职。

年6月在黄家塔汉墓出土了两块纪年石,皆用墨写,漫漶不清。一块为“翰羽林□□□□宅”。另一块只能看清“西河太守永元”几个字,下面文字还不少,但无法辨认。

年4月在米脂县官庄4号汉墓发掘出一块高厘米、宽29厘米的纪年石,画面竖分三栏,两边栏为绶带穿璧纹。中栏阳文铭刻“永初元年九月十六日牛文明千万岁室宅长利子孙”21字,既记载了墓主人姓名和埋葬时间,还刻了“长利子孙”的祝愿语。

年在米脂官庄小学东南约米处发现了一座汉墓,出土了一块高厘米、宽33.5厘米的纪年石,阴文铭刻“永和四年九月十日癸酉河内山阳尉西河平周寿贵里牛季平造作千万岁室宅”32字,记载了墓主人的姓名、籍贯、官爵和任职地。

年征回在官庄小学东南50米处发现的一座汉墓室横额石,石高30.5厘米、宽.5厘米。画面为十八骑的射猎场面。在画面中间靠边楞处阳文铭刻“牛君”2字,应为墓主人的称谓。

5年米脂官庄2号汉墓发掘出了一块纪年石,石高.5厘米、宽16.5厘米,阴文铭刻“故大将军掾并州从事属国都尉府丞平周寿贵里木君孟山夫人德行之宅”30字,记载了墓主人丈夫的姓名、官爵、籍贯和任职地等信息。在木孟山夫人墓的前室南壁横额石上有“诸郡太守待见传”图和榜题。

该横额由左、中、右三石组合而成,高30—33厘米、宽.5厘米。画面外栏为窃曲龙凤纹。内栏两端分别刻绘一庭院,每屋内分别刻待见的四位郡太守图像。画面中间刻绘八位太守的车马。在横额画面两端内外栏之间的隔楞上,各阴文铭刻“诸郡太守待见传”7字。在左右端屋内四位太守图像上方的屋檐上分别阴线刻8字并涂红彩。只能看清左屋上方刻的“雁门太守颍川□君”和“太原太守扶风法君”,其余皆剥蚀严重,无法辨认。八位太守的车马上方分别阴线刻两行6字,以标注车马属别。因字迹剥蚀漫漶,唯面右队列中自左而右可辨识出“五原太守车马”“朔方太守车马”“上郡太守车马”“定襄太守车马”,其余皆无法辨认。

清涧县于年7月在贺家沟征回两块纪年石。其中一块高厘米、宽25厘米,阳文铭刻“永和三年四月二十日司马叔□□□□宅舍”17字。因石面剥落、字迹不清,无法辨识全部铭文。

年7月贺家沟征回的另一块高厘米、宽17厘米)的纪年石,阴文铭刻“西河太守盐官掾贾孝卿室宅”12字,记载了墓主人的姓名和官爵。

年在子洲县苗家坪出土纪年石一块,石面隶体阳刻“永元十二年西河府吏郭元通吉宅”14字。

综观纪年石和榜题文字,它的内容可补史载之缺。如田鲂墓纪年文字提到的几处地名,西河、圜阳、富里、白土、驹亭等,为确定西河郡的大致范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其大致范围不仅仅是今天的鄂尔多斯市,还应包括今陕北的神木、榆林、米脂、绥德、佳县、吴堡、清涧等县的广大地区。至少,在东汉时期西河郡的大致范围应该如此。也可看出西河郡属县应是东汉多于西汉,而不是如史载那样西汉多于东汉。纪年文字可与史籍相参证,纠正史载错误。

同样,通过田鲂墓纪年文字和许多刻有圜阳纪年石的考证,学者们确定了古圜水、古圜阳、古圜阴的地理位置。并认为“圜”应为“圁”,当属于笔误。证实了多少年来一直认为古圁水为秃尾河,圁阳县、圁阴县在秃尾河两岸即今神木地域的说法有误。古圁水应是今之无定河,圁阳、圁阴应在今无定河两岸寻找。

纪年文字为墓葬的断代提供了证据。从陕北已经发现的汉画像石墓纪年石文字,最早的是绥德黄家塔辽东太守墓,为永元二年,即公元90年,最晚的是米脂官庄牛季平墓,为永和四年,即公元年。这就可以大概确定陕北汉画像石墓的产生和消逝时间。

今天,我们称墓葬为坟墓,通过纪年和题刻文字就能知道汉代人是怎么称呼的。纪年文字中对墓葬有“室”“室宅”“舍”“府舍”等称谓。汉代人把供死人停尸休息的墓葬,用阳间活人居住的室宅称呼,这是奉死如奉生观念的明确表现。汉代人确信,人无论生与死,都同样过着衣食住行的生活。陕北已出土的纪年文字中涉及的姓氏有田、杨、徐、王、郭、任、张、牛、木、司马等,这是研究姓氏源流的珍贵资料。

纪年和题刻文字中有教人遵守道德规范的联语和招魂词。虽然仅各有一例,但它的文化价值不可小视。通过联语和招魂词,我们可以解读汉代人对人生、对生命乃至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和感悟、思考与追求。

纪年石上的文字大多是阳文刻出,有少数为阴文刻出或墨写。书体大部分为隶书,少数为篆体或篆隶书结合。纪年石的书丹出自民间书家,用通俗隶书或美术隶书书写,由民间工匠刻制而成。这些纪年石是研究墓志源流和书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李贵龙:绥德县人。系中国汉画研究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榆林市非遗产保护中心评审专家。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家地理》等各级各类报刋发表作品近万字。美术作品入展国家、省级美展。编著出版了《绥德汉代画像石》《绥德东汉画像石》《汉画像石卷》《民俗风物卷》《定仙墕镇志》《河底乡志》《四十里铺镇志》《薛家河镇志》《绥德县工商行政管理志》《义合镇志》《绥德文化志》《绥德县地名志》《医院志》《中共榆林市政法年鉴》《绥德石文化大观》《绥德石牌楼》《绥德祥瑞石狮子图集》《石成锦绣》《饮食图典》《绥德名胜古迹》《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疏属山》《文化绥德》《知行山水》《仙岭草庐集》《留住手艺》《紫台胜景》《绥人荣光墨宝飘香名州》和《石头上的历史--陕北汉画像石考察》,该书荣登光明日报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中国高校出版社九月和年度书榜,并获二等奖。参与了二轮《绥德县志》的编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