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党建领航,勤和德育榆林市第七中学l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
  中国共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的建立,得到了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帮助。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他们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和陈独秀,讨论建立共产*的问题,并帮助进行建*的准备工作。

年7月23日,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还没开完,就被特务发现了,最后,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举行。参加会议的人中,除了我们熟悉的李达,董必武,毛泽东等人之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中国共产*成立。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

中国共产*于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的诞生进行纪念。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的诞生纪念日。


  中国共产*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今年是中国共产*成立一百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在全*集中开展*史学习教育,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激励全*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二期第一面军旗的诞生

“讲好*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史故事讲述人曹红艳,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史故事是《第一面军旗的诞生》。

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次起义虽然是中国共产*领导的,但仍然使用的是国民*的旗帜。*的“八七”会议曾明确指出,秋收起义要和南昌起义一样,使用国民*的旗帜以团结国民*左派。8月中旬,毛泽东回长沙搞调研时,亲眼目睹长沙的国民*军队已经站在了反革命的立场上,他们疯狂镇压工农革命,残忍杀害共产*人和革命群众。通过深入调研,毛泽东发现人民群众对国民*的看法有了根本改变,认为秋收起义应“高高打出共产*的旗子”。于是,他以湖南省委的名义写信给中央,提出不能再打“国民*左派的旗子”“国民*的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立起来了,革命才有希望,军队才知所趋赴。9月初,毛泽东到达江西萍乡安源,在张家湾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决定正式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对起义部队的番号、旗帜做了统一规定。根据前敌委员会的指示,制作军旗的任务落在了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处长陈树华和副官杨立三身上。

设计制作军旗的工作定在江西九江修水县进行。一天夜晚,修水县城的一家商会会馆里,灯一夜未熄。一张宽大的八仙桌旁,何长工、陈树华、杨立三等人正在为设计工农革命军军旗展开热烈的讨论。何长工认为,中国工农革命是在共产*的领导下进行的,通过武装斗争,使革命的星火燃遍全国,军旗里要有镰刀、斧头和五角星,他建议模仿苏联红军军旗的大概样式设计军旗。何长工的设计理念得到了杨立三、陈树华的一致赞同。当晚,他们找来硬纸、剪刀、铁尺和画线用的粉包,经过一夜的设计剪裁、反复比较和推敲修改,最终拿出了布局合理、比例适当、角度准确的设计方案。第二天一早,他们将设计方案拿到裁缝店缝制,制作出样旗。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事业;旗帜中央缝着一个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五角星内是镰刀和斧头图案,代表工农;靠旗杆处镶有一条10厘米宽的白色布条,上面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整面旗帜的寓意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一面庄重、神圣、鲜艳,凝聚工农革命意义的军旗就这样诞生了。

军旗样式确定后,一师师部决定立即批量赶制。裁缝出身的班长张令彬购买了布匹,县总工会委员长徐光华请来了县里几乎所有的裁缝以及会针线的妇女。在县城的一家祠堂里,四十余名针线工加班加点,用了不到一周时间,便在飞针走线中将面军旗如期制成。

9月9日凌晨,在修水县城紫花墩(现修水县散原中学操场)举行的秋收起义誓师大会上,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正式飘扬起来,部队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从此,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了湘赣边界的辽阔土地。毛泽东在著名的《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真实描绘了秋收起义的军旗旗号“镰刀斧头”。“镰刀斧头”旗,是中国共产*人立足革命需要和人民群众期盼,破旧立新、敢想敢干,设计出的带给中国工农革命光明与希望的首面军旗,指引着中国工农革命朝着胜利的目标不断前行。

第三期*的青春

“讲好*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史故事讲述人雷润枝,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史故事是《*的青春》。

青春只有一次,如何书写青春精彩,成就不凡人生,是深藏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青春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我们*的历史上,很多卓越的领导人在青年时代就确定了革命理想,立志为民奋斗。”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毅然投入投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大潮,在*的历史上镌刻下信仰高扬,为国担当的青春印记。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7岁那年,毛泽东离家去湖南湘乡县求学前,将这首诗写在纸条上夹在父亲的帐薄里,表明志向和决心。从那时起,百姓疾苦,国之忧患,成为青年毛泽东的最大牵挂。

20多岁先后发起新民学会和湖南学生联合会,创立《湘江评论》,组织长沙共产*早期组织。28岁时,出席中共一大,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一如他在《沁园春?雪》中所写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刚成立的时候,欧洲也出现了一支青年华人*治力量,那就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年,蔡元培、吴玉章等,在巴黎组织了勤工俭学会,号召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在这些旅法学生中,诞生了赵世炎、蔡和森、李维汉、王若飞、李立三、陈毅、陈延年、聂荣臻、邓小平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年成立巴黎共产*早期组织,第二年发起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那时,24岁的周恩来在执行委员会负责宣传工作。18岁的邓小平也加入这个组织中,从法国回到国内后,周恩来先是出任黄浦军校*治部主任,主持建立*直接领导的北伐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29岁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邓小平先是到苏联进修学习,而后回国参加革命活动。23岁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25岁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囯工农红军第七军。重温历史,这个青春的**给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屈辱的中国人民带来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中国,在这个历史征程中,2万革命者献出了热血与生命,他们的年龄定格在了永远的青春岁月,当五星红旗飘扬时,吾辈唯有继续奋斗前行,才能更好的领悟自己的使命责任,感知信仰的坚不可摧。

“讲好*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史故事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聆听。

第四期彭德怀的画像

“讲好*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史故事讲述人七年级(20)班—颉浩楠,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史故事是《彭德怀的画像》。

年10月1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勤和七中,为你讲述*史故事!

编辑:高晨静

审核:李莉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理想在拼搏中飞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