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黄河边
延水岸
黄土筑高原
窑洞前
石磨碾
仿佛回到昨天
风清清
天蓝蓝
我要去延安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校外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良好风尚,使他们在校外研学实践中达到“游中学、学中游”的目的,4月1日,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届多名师生齐聚操场,拉开了为期一周的延安红色研学之旅的序幕。
序幕——启动仪式
为了确保本次研学活动顺利开展,白能斌副校长作了动员讲话,宣讲了研学旅行的目的及意义,强调了学生们应当在“游中学”,在“学中游”,深入理解延安精神,希望同学们全身心地、文明地、出色地完成这次研学任务,展现出新时代一中分校人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精神风貌!随后,举行了授旗仪式,梅校长将校旗授予白能斌副校长,白能斌副校长将研学旅行旗帜授予德行研学文化公司关飞飞总经理,全体同学在刘一鸣同学的带领下庄严宣誓。最后,随着梅校长宣布“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教育联合体总校区届学生春季研学活动正式启动”,同学们在班主任、科任老师带领下踏上了延安研学之路。梅校长宣布研学活动开始
瞻仰革命旧址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短短两天时间,老师和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等多处革命旧址,期间有序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每到一处,同学们无不静静地走着、看着、听着、拍着、做着笔记,一间间狭窄的办公桌、室内简陋的陈设、一个个小故事,都会成为他们笔下或者镜头下珍贵的记录!迈入革命圣地延安杨家岭,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央大礼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了解到我们*的领导人在——年间,怎样在装备落后粮草短缺的不利条件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了宝塔山,同一期研学的多名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现代著名革命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并与巍巍宝塔山合影留念。一霎时,“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激情澎湃、脍炙人口的诗篇响彻宝塔山,路过的游客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走进枣园,同学们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革命前辈的旧居,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那个年代的艰苦生活与工作环境,毛泽东许多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其中最为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就是在枣园一个露天的讲台演讲时说的。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此合影留念。
重温革命故事
夜幕降临,全体师生走进圣地剧院观看了演出《延安保育院》,这是一部生动再现*的干部、红军战士以及老百姓为养育和保护革命后代所付出的母爱情怀及流血牺牲的大型舞台情景剧。当看到敌人来了,保育院人手不足必须舍弃一个孩子,院长左右为难的时候,院长的亲生女儿主动站出来说:“妈妈,我留下来吧!”这一幕时,全体同学无不为之动容,他们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一刻,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大爱!在《延安保育院》演出剧场,延安文旅局与德行研学文化责任公司共同举办了启动仪式,八年级(6)班于佳禾等同学激情朗诵《可爱的中国》,并进行了集体宣誓:
我宣誓:
我是中国少年,
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
红色火种在心,
先辈夙愿在胸,
复兴大任在肩。
今天,面对*旗,我们庄严承诺:
奋斗有我,让人民更加幸福,
奋斗有我,让家园更加美好,
奋斗有我,让祖国更加昌盛!
百年传承,今日到我,
激荡未来,壮志在我,
青春万岁,强国有我!
全体在场人员一起合唱歌曲《没有共产*就没有新中国》,延安电视台采访报道了我校的这次研学实践活动。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此次研学旅行的重要一站。下了大巴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铜像巍然屹立于纪念馆前,走进展厅,一组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工人、农民、国际友人组成的大型浮雕栩栩如生,“——延安”的字样在宝塔山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同学们来到这里,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下了解革命遗物、革命事件,真切感受老一辈革命者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同学们看到展厅里陈列着缴获的日军武器,有重机枪、轻机枪、冲锋枪、防弹面罩、步枪、手雷、刺刀、大炮、头盔……心灵受到极大震憾:当初革命先辈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靠着小米加步枪,一次次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多么了不起呀!一瞬间,民族自豪感洋溢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同学们明白了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有的同学在研学笔记中写道:我们要肩负历史重任,就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努力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走进知青故乡
梁家河,知青的故乡,一个把根留住的地方,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来到这里,讲解员带着同学们参观梁家河村史馆,一二三号知青旧居,通过详细的讲解让同学们了解梁家河,了解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和村民一起走过的七年岁月,使同学们精神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洗刷。15岁的习近平,扎根偏僻的梁家河,能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和群众打成一片,青年时代就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值得所有人去深思。分享视听盛宴此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实地参观学习,还结合了影视作品观赏。华灯初上,走进金延安,《延安记忆》大型主题灯光投影秀,将“静态展览”转向“活态传承”,将延安从一个边陲小城到革命中心,从被围困轰炸到自强自救的峥嵘岁月的这段历史搬到了墙上,再现了当年延安的革命工作生活,演绎了红色圣城的历史传奇。同学们在紧张与刺激、悲壮与感动中,享受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红色文化主题盛宴。D电影《黄土高原》梳理了黄土高原的兴衰史,科学诠释了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形象展现出黄土高原的自然风景,生动讲述了陕北大地的人文历史。整部影片立意高远,形式新颖地展现了高原大地宏伟壮丽的风景与场面,宣传了黄土民俗文化内涵,体现了陕北地区的文化自信,彰显了黄土高原的文化魅力。看完影片,同学们无不感叹:这真是一堂生动的地理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为我们生长在黄土高原这块热土上而感到自豪!
尾声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截止4月21日,届多名师生分5个批次进行的红色延安研学旅行终于落下了帷幕。此次研学,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去,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归,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研学结束后,全体师生纷纷表示:今后我们要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撰稿:秦淑湘
配图:任波
编辑:尤保胜
审核:梅亮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