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天的来到,各地劳动者的报酬中将增加一个组成部分——高温津贴。
按照国家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在发放高温津贴的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如发放绿豆汤、西瓜等防暑降温食品或相关药品。
近日,全国总工会印发了《关于做好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对职工防暑降温工作进行部署,各地*府也已经陆续开始发放高温津贴。
发放时间
因为各个省份的气候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各地高温津贴开始发放的时间也不一样。
最早发放高温津贴的省份应该是海南省,从4月份就已经开始发放;福建省则从5月份开始,根据实际的高温天数发放高温津贴;而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西、河南、陕西、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山东、甘肃、湖北,宁夏、贵州等省份略微迟一些,从6月开始发放高温津贴;湖南和辽宁从7月份开始发放。
发放金额
按月份发放的省份中,上海、广东、江苏三地发放标准较高,每月元,而浙江和江西则分为两种标准,室外作业元、室内作业元。
发放时长
从发放时长来看,海南因为地处祖国南部,天气炎热,所以发放时间长达7个月;其次是广东、广西和福建,发放时间为5个月;其他省份大多数只发放4个月。
那么,哪些人可以享受到高温津贴呢?
按照规定,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不管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人民团体的职工,都可以享受高温津贴。
即便是在办公室里工作或者在夜间工作的人员,如果工作场所的温度无法降低到33℃以下,都可以享受高温津贴的。
而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因为他们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那么是不能够享受到高温津贴的。
但是除了高温津贴以外,部分省份还会发放另外的一笔钱,叫作“防暑降温费”。
比如天津市明确规定:
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每月为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发放时间为6月至9月,用人单位应按月或一次性向在岗职工发放,不得以实物代替。
年,天津市的防暑降温费标准为元×3%=.7元/月,另外还有每天35元的高温津贴,这个标准还是非常高的。
对于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按照天津市人社局的回复,他们也是可以享受到防暑降温费的。
而在陕西省的文件中,则明确**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所有在岗职工,可以领到防暑降温费,其中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15元,其他人员每人每天10元。
同时,在榆林市老干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