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念老舍之远逝,叹抱孙之尤在 [复制链接]

1#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75.html

(一)

最近的最火的新闻,莫过于“丰台抢孩子”事件了。抢孩子、恶婆婆、婆媳矛盾、夫妻不和、闹离婚……随便哪个关键词抓出来都是爆点,点燃了大众尤其是在婆媳矛盾里挣扎多年的小嫂子们的热情,网友纷纷表示被此婆婆刷新了三观——21世纪了,还有婆婆和媳妇抢孙子!21世纪了,还有婆婆插手儿子的婚姻!21世纪了,还有婆婆干涉儿子媳妇的私生活!

等等,这些讨伐怎么这么耳熟?去年你们好像也说过…….

没错,去年,年8月31日,医院绥德院区妇产科,一名临产妇马茸茸从5楼分娩中心坠下,因伤势过重,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身亡。医院发布的声明让人震惊——三次建议剖宫产均被家属拒绝。医院的监控爆出,监控显示大肚子的马茸茸疼到站不起来,两次下跪请求婆婆同意剖宫产,婆婆均摆出傲慢的姿态拒绝了。几分钟后,马茸茸从楼上跳了下来。

当时,这起惊世骇俗的悲剧同样撩动了大众的神经,明星纷纷发声,各大自媒体纷纷发出檄文,各种段子横飞,最悲情的口号是:“女儿,我拼命赚钱,只为将来你生孩子的时候可以选择剖腹产!”那时候,我们同样不理解——21世纪了,还有婆婆管媳妇生孩子!21世纪了,还有婆婆插手儿子的婚姻!21世纪了,还有婆婆干涉儿子媳妇的私生活!

(二)

时间轴再往前推,推到年,这一年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抱孙》。不读老舍的作品,你很难理解文学界唯一的“人民艺术家”这五个字的分量——人民的疾苦,全在他的笔下。

“难怪王老太太盼孙子呀;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开篇第一句,已为接下来所有的悲剧埋好了伏笔——娶儿媳妇仅仅为了生孙子以传宗接代,儿媳妇本人并没有任何价值。

于是这个生子机器开始运作。怀了第一个,一不小心小产了;怀了第二个,小心翼翼生下来,被“四床被,五条毛毯”捂死了;又颤巍巍怀上第三个,吸取第一个第二个的教训,一动不动就躺着吃,“连嘴犄角都吃烂了”。和《骆驼祥子》的虎妞一样,吃这么多能不难产吗?“收生婆已经守了七天七夜,压根儿生不下来。”没办法,上医院,尽管婆婆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谁让接生婆都跑了呢!

医院,好戏才真正上演。怎么,还得挂号?怎么,男医生当收生婆?怎么,一群大汉来动手脚的?老太太脆弱的神经被冲击得七荤八素。这还不算,因为孕期营养太好,孩子太大生不出来,医生要求做手术——

“不过,要施手术,得有亲族的签字。王老太太一个字没听见。掏是行不开的。‘怎样?快决定!’大夫十分的着急。‘掏是行不开的!’‘愿意签字不?快着!’大夫又紧了一板。‘我的孙子得养出来!’娘家妈急了:‘我签字行不行?’王老太太对亲家母的话似乎特别的注意:‘我的儿媳妇!你算哪道?’大夫真急了,在王老太太的耳根子上扯开脖子喊:“这可是两条人命的关系!”‘掏是不行的!’”

虽然监控没有声音,虽然双方各执一词,但我想年8月31日医院绥德院区妇产科的对话,不会和老舍笔下这一段有本质的区别。

时光穿梭,只有轮回,没有改变。太多的人,都是在重复前人的命运,很多东西即使过了百年也不会发生本质变化。人还是那些人,还是同一个头脑,只不过换了张脸、换了身现代的衣服而已。

最终还是剖了。“好大的孙子,足分量十三磅!”老太太心满意足。医生要求留院休养一个月,而老太太坚持要带着孙子媳妇儿出院,因为得赶紧去预备洗三请客。

小孩没奶吃?请奶妈子,尽管孩子一口奶没吃上就死了。媳妇伤口没好?办三天比人命要紧,于是把儿媳妇接出来了。“不久,儿媳妇的肚子裂了缝,贴上“产后回春膏”也没什么用,她也不言不语的死了。”读到这里,相信所有人都明白——榆林产妇,医院一跳而死,就在家中一病而已。地位不扭转,等待她的终究是死。

大家终究是大家,84年前写的文章放在今天依然深具现实意义。国民穿越百年来到现代社会,头脑依然停留在封建社会。那些年妇女受的那些疾苦,如今也并没有减轻半点。那些年发生的那些悲剧,至今还在发生着。

(三)

在《抱孙》这篇仅仅字的短篇里,王老太太六次表示可以放弃儿媳妇的生命。在家里难产的时候,王老太太就产生了要孩子不要大人的想法:“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媳妇死了,再娶一个;孩子更要紧。”儿媳妇被抬到手术室的时候,王老太太抱怨亲家“掏?还许大切八块呢!宰了你的女儿活该!万一要把我的孙子——我的老命不要了。跟你拚了吧!”医生要求剖腹产的时候,王老太太答应的条件是:“只要掏出活孙子来,儿媳妇就是死了也没大关系。”要求刚刚开完刀的媳妇回家办三天酒的时候,“王老太太却是以为办三天比人命要紧,可是不便于说出来,因为娘家妈在旁边听着呢。”至于后面把儿媳妇接出来打官司,那也是顺理成章,见怪不怪的了。那媳妇不死,天都看不下去,王老太太也觉不甘心。

而一直陪伴在一边的亲家母,儿媳妇的亲妈呢?她没有话语权——“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活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鬼呀。”对于大多数尤其是农村的家庭而言,生女儿是招商银行,注定是别人家的,生死都由婆家决定。所以在女儿生死一线的时候,作为母亲仍愚昧无知,把其生死大权掌握在亲家母手里。在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中,产妇的父母在整个事件中都没有发声,任由婆婆对自己儿媳的生命予取予夺,多么悲哀!

(四)

老舍之所以成为老舍,是因为他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鲜活灵动的语言艺术。《抱孙》之所以跨越85年依然揪紧我们的心,是因为小说中的每一个情节,我们都能在当今现实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原型,有些甚至是普遍现象,比如——缺席的孩子爸爸。

《抱孙》通篇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过儿媳妇的丈夫,即王老太太的儿子。儿子从未出现,但儿媳妇却在不停地怀孕、生产。第一胎流产,第二胎夭折,第三胎命都没了,这位丈夫没有出现。分娩当天,婆婆、娘家妈、娘家爸都来了,甚至争吵打官司了,这位丈夫仍没有出现。这个隐形的男人,只在整个悲剧里贡献了三颗精子而已。

多么讽刺又多么现实!父亲角色的缺位,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个世界充斥着没有责任心的妈宝男,他们或没有养育下一代的意识和责任感,认为养儿育女就是女人的事情,男人只负责工作赚钱;或打游戏玩手机睡大觉也不陪老婆孩子,对自己的妈妈惟命是从,他的心里住着一个巨婴。

“不到怀孕生孩子,你都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还是狗。”是榆林产妇跳楼期间流传最广的段子之一。跳楼产妇的老公延壮壮在妻子疼得跪在地上求婆婆剖腹产的时候,仅仅是站在旁边手足无措,有妈在显然他说了不算。

而“丰台抢孩子”事件中的男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老妈准备去抢孩子而并未制止,抢孩子不成功后还和自己老妈一起大闹商场,巨婴心态暴露无遗——他或许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老婆和孩子才是他的家庭成员。

时光如梭,世界以看得见的速度在发生变化。从解放前的30年代到新中国新世纪,我们的社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腾飞、教育进步、科技发达、医学昌明。但在我们这个国富民强欣欣向荣的世界里,仍然有人遭遇着与85年前几乎相同的一幕幕悲剧,愚昧、无知、自私、迷信依然在蚕食着女性和幼童,国民的精神水平依然令人叹惋——

处处是祥子,再也无老舍。

年年有《抱孙》,再也无老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