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木合理布局产业项目擎画经发展蓝图陕西 [复制链接]

1#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今年以来,神木市紧紧围绕“推进‘一三六’、建设新神木”整体工作布局,聚焦建设“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目标,全力以赴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共安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民生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提升、文化旅游示范、乡村振兴建设、脱贫攻坚等政府投资7大类个项目,总投资37亿元。

安排煤矿建设、煤基深加工、化工、电力设施、基础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等企业投资8大类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

截至7月底,个政府投资项目续建项目复工94个、复工率83%,个新建项目开工个、开工率55%,完成投资27.1亿元。

51个企业投资项目续建项目复工46个、复工率90%,47个新建项目开工27个、开工率57%,完成投资84.1亿元。

项目建设战鼓正酣

扬起跨越发展龙头

丁向龙/摄

神木通用机场PPP项目建设现场,各个工作组正相互配合,加紧施工。“自复工以来,我们加班加点加快施工进度。现在通用机场建设总体工程已完成70%,机场跑道部分水稳层已完成,跑道、联络道、滑行道和机坪的砂砾石垫层已完成,生产业务用房主体已完成,接下来将进行装饰装修。”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神木通用机场PPP项目总工程师赵朝龙介绍道。项目建成后开展飞播造林、应急救援、公务飞行、空中物流等业务和林业巡防、警务航空、低空旅游、飞行培训等。“项目于去年8月份开工建设,目前整个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室内外正进行同步装修,确保今年秋季达到开学条件,其他工程计划于9月底全部完工。”据滨河新区慈善学校工程项目执行经理达来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项目如期交付使用。

刘改丽/摄

目前,鸳鸯塔立交桥竣工通车,第一高级中学8月底交付使用,慈善学校9月交付使用,神信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三通一平”施工,精益化工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综合利用联合试运转,金泰氯碱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场平完成,银泉2万吨/年LNG开工,国华锦界电厂三期锅炉保温、管道焊接、汽轮发电机安装,飞地经济示范园增量配网选址征地,中鸡一期风场风机基础施工,5G基站建设首批50个基本建成,陕北-湖北±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架线施工、基础开挖,千伏输变电工程开挖、浇筑等基础施工……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让金融之“水”活起来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旗帜鲜明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善待民营企业家,是神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沿海发达地区体制机制。为了厚植区位、资源、资金、人才和基础设施等优势,大力推进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神木市出台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亲商扶商政策,成立和整合了农业产业公司、文旅集团、交建集团和国资集团等一批国有融资平台,重点从降低企业税费和经营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支持,努力为企业打造可预期、可信赖、可持续的营商环境。

招商引资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为了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神木市严格落实《陕西省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大专项行动”,全面推行税收征缴线上“一网通办”,坚持“老百姓办事不求人、企业办事不找人”总目标,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推动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办理分别在3个和5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并认真实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研究制定“办事不求人”和“主动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工作方案,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同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阻工扰工行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此外,还进一步优化办税服务,贯彻减税降费政策,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退税政策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推出“降成本、优环境、强服务、促创新”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推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所有审批事项在现行审批“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40%以上,做到“零超时”。试点“以投代补”,设立总规模为10亿元的民营经济发展子基金,鼓励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其他子基金投资优质企业和优先发展产业。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油气、电网、社会事业领域加快向民营企业开放。对属于我市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节约的项目,土地出让价按对应标准的70%执行。

为进一步抓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畅通民营企业融资通道,让金融之“水”活起来,更多流向民营经济,市财政每年还安排万支持民营企业品牌推广和产品展销,每年安排万元民营企业管理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定政商交往“负面清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联系协会商会制度和政企沟通协调制度。年,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扶持政策,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30亿元,工业技改总投资达58.7亿元,增长66.8%。

在资金方面,强化关键要素供给,5月份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达成贷款意向54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融资难题;在用地方面,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更多土地指标,尽力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优先保障信发、恒力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在用电、用能、运输等要素方面,严格落实各类帮企纾困、降本增效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满产达效。

抢抓后疫情时代的有利机遇,坚持“市级领导带队,部门和园区、镇街全员招商”机制,借助上海东方龙、北京创业黑马、广州产业招商促进会等中介平台,通过网上推荐、视频对接、在线洽谈等方式,主攻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大项目好项目,与恒力集团、正邦集团、香港新亚行集团、软通智慧等90多家企业进行对接洽谈,目前共落实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7亿元,入统招商项目个,到位资金.2亿元,一批接一批新业态项目纷纷落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丁向龙/摄

大力谋划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助力有效投资。申报退耕还林还草、采煤沉陷区治理、社会事业教育类、重点流域治理项目1个、补短板领域等项目20个,申报省第二批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重大项目8个,共计划争取中省资金6.5亿元。围绕社会事业、文化旅游、环保提升、智慧城市、市政设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等领域,申报新增中央预算内项目55个,计划争取资金51亿元。申报两批次政府地方专项债券项目26个,计划争取资金34.41亿元。为了提高争资项目的命中率,神木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赴省发改委、财政厅对接工作、了解政策,有效提升了申报项目的质量。

“硬核”政策持续发力

释放发展新动能

为助力经济发展加快步入正轨

神木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打出政策“组合拳”

全力以赴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为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联席会、现场办公会,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制定神木市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惩办法及奖励资金分配方案,根据重大项目推进、扩大有效投资的贡献大小分别予以奖励。

为科学有序复工复产,神木市通过建立“一厂一组”党员干部驻厂联络机制,选派了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进驻户企业帮助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行“店小二”式的全程代办。持续强化项目督查调度和跟踪服务,推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督查调度,特别是对企业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及时调研掌握、跟踪服务,通过抓项目调度不断推动项目建设工作。并定期召开会议,研判项目进展情况,查找问题,对症下药,分类处理,推动整改,逐步形成部门互动、上下联动的协调机制。

丁向龙/摄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我市旺洋农业、北元化工、鸿海荣通药业、天兆畜牧、长青健康农产业、曼德里夫医疗器械等6户企业被纳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其中天兆畜牧完成贷款投放万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促进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通知,我市由农村商业银行负责政策落实,获得8亿元的贷款额度,截至目前,投放再贴现贷款笔,涉及中小企业户,累计发放7.2亿元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神木市实行复工备案制,科学引导企业分类、分批、分期有序复工,开辟正常生产企业运输绿色通道,畅通信息渠道,加强宣传引导,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推进项目建设,为全市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催化剂。

发展全产业链项目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新建项目的开工建设、有序推进、投产达效,进一步优化了神木各大园区产业结构,提升了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

丁向龙/摄

工业向园区集聚,是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神木市坚持将产业园区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以园区的硬改革推动产业经济的大发展,相继推出园区布局整合、体制机制突破、市场运营管理等一揽子改革举措,实现产业园区从数量规模向质量特色转变,努力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市人才洼地、技术高地、项目孵化地、改革试验地和生产要素集聚地。

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炭产业特色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蒙大乌经济协作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五大园区,我市下大力气全方位推行管理体制、人事薪酬、行政审批、开发运营等改革,加快实现一枚印章管到底、效能革命激活力、企业办事不出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围绕“一产革新发展、二产高新发展、三产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神木市在现代特色产业发展上,围绕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等方面,大力发展电商农业、订单农业、功能农业、智慧农业,推动农业向现代精深加工迈进,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叫响“国香神木”农业品牌;

在高端能化产业发展上,围绕煤基精细化工、终端产品两大主攻方向,瞄准国际国内一流企业、技术和产品,坚持招深度转化项目、引技术突破项目、搬终端制造项目,实现基础化工规模发展、精细化工高端发展、终端产品加快发展;

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上,围绕镁材料、塑料、碳材料、硅材料,推动产业向高端、精细方向转化;

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上,围绕矿用机械、化工冶金设备、新能源汽车、自动化设备、农机等领域,引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项目,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围绕“一山二水三城”文化旅游框架体系,引进国内外大型文旅企业集团来神木投资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文化旅游景点,经营文化旅游项目,形成大资本、大项目、大景区支撑大旅游的新局面;

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上,围绕“三废”处理、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等领域,引入环保企业和技术,增强污染防治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上,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发展能源化工、大宗商品、建材、快递等专业类物流交易中心和综合型物流园区、物流综合信息平台;

在航空、铁路运输发展上,建设通用机场和物流集装站;

在新基建产业发展上,围绕5G网络、人工智能、高铁、工业互联网、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领域,发展“数字经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天的神木,正在探索资源转化、产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神木市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聚焦中央、陕西省和榆林市投资发展重点方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煤炭及煤化工产业链延伸、传统动能绿色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超前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进入中央和陕西省重点项目盘子。谋划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提升、城乡发展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基础设施提升等9大类个项目,估算总投资亿元。

项目建设点燃了神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爆发出空前强劲的磅礴伟力。展望未来,神木工业、社会经济必将走出发展的“平台期”,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记者:庞曼

编辑:贺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