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医术怎么样 http://www.xftobacco.com/zzbb/cjbx/m/自年以来,每年的6月5日都被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生物多样性”,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近年来,陕西传来了一个个好消息:毛乌素沙地即将从地图上消失、陕西6个秦岭区域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获自然资源部评“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出境水质持续达到国家Ⅱ类标准、3月份黄河干流陕西段水质为优……
保护秦岭生态让青山绿水永续
图为秦岭,拍摄于国道附近。摄影师
刘夙培来源:星球研究所
秦岭,作为中国南北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分界线。同时,作为支撑西安这一国际化大都市及关中平原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秦岭的生态功能极其重要。
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秦岭,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调研的第一站。“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秦岭深处,群峰逶迤,峡深谷幽,鸟鸣山涧。
秦岭自然景观秀美、生态资源丰富,是各类野生动物天然的栖息地,维护秦岭生态环境美丽和谐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保护好秦岭的生态环境,也要保护好各类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那些珍贵、濒危的野生物种,以维护大秦岭生物的多样性,《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也将于7月1日施行。
目前,秦岭分布有各类脊椎动物种、兽类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就有57种,这些美丽的生灵与我们共享秦岭这一方绝尘净土,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保护秦岭,我们应该怎么做
近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对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主要保护对象动态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主要威胁因素等方面进行评估,秦岭陕西省境内的周至、太白山、长青、牛背梁、佛坪、平河梁6个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优”,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总体良好。
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镇中营盘水库旁的植被李羽佳摄
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解放初期,榆林市林木覆盖率只有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万亩,6个城镇、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高达5.3亿吨,占中上游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
年5月14日,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在风沙侵蚀最为严重的补浪河乡黑风口搏战风沙。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
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石光银成为榆林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他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使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记者问她为什么非得治沙,她说:没有别的路,必须治沙!
70年来,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这里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林木覆盖率由0.9%提高到34.8%
“绿水青山”来了,“金山银山”也跟着来了,风沙区大棚种植、沙漠旅游等蓬勃兴起,全市从事沙产业的单位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
穿越毛乌素沙漠的榆靖高速,是中国建成的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
黄河干流全长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
陕西土壤侵蚀类型多样,虽然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50,但土壤流失总量却占到全国的1/5。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国土面积的57.8%。可以说,黄河治理的根子在流域,中游的重点在陕西,陕西的关键在水土保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据统计,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万平方公里;年均入黄泥沙由过去的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黄河流域主色调逐步由黄变绿,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转变。陕西目前建成淤地坝3.4万座,约占全国的60%,已累计拦泥58亿吨,淤地90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4亿公斤。
《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年工作要点》近日发布,《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了22项重点任务,包括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工程。
绿色生活,从小事做起!
绿色生活
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
从现在做起!
生态文明建设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
环境保护的践行者、推动者
从身边小事做起
守护三秦大地绿水青山!
来源:综合自大秦之声、新华网、陕西新闻广播、星球研究所、西安旅游信息咨询指南、陕西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咨询中心、陕西环保集团
编辑:杨晨
初审:刘昆
终审:崔亚利
投稿邮箱:sxflxmt
.